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的特点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逯长江
[导读] 目的:本文主要根据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特点以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根据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特点以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我们根据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接受的9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所有老年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借助于问卷调查的模式。结果:在本次结果探究中有75例患者运用了联合用药的这种模式,占据78.67%的比例。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的特点进行分析,不断的优化与完善现有的药学临床服务模式,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全面地提升,服务于老年患者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病人;联合用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一部分老年患者的自身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导致其患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概率大幅度的提高,还具有患病时间比较长以及伴随的并发症比较多等生理特征,并促使通过联合用药的这种模式进行治疗[1]。但是老年人因为自身机体的功能性障碍问题,在联合用药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选择的研究对象是96例老年患者,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分析,然后就联合用药的特点以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结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就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接受的96例研究对象是老年患者,其中男的56例,女的40例,年龄54~82岁。
1.2方法
        我们对96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后形成的调查问卷,调查的重点为联合用药的情况,比如主要用药的药品名称,药品适应症状、用药的时间、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时间的长短等,有一些老人无法单独完成调查问卷,他们都是患有记忆力下降的问题,还有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的陪同下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在问卷调查的工作完成了以后,对所有的患者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就用药的过程存在的问题、配伍问题进行合理的剖析。
1.3统计学的分析
        这次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均需输入到SPSS22.0软件中进行处理,并通过例数(%)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
2.结果
2.1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这些患者中男性有56例,年龄在54~82岁,病程在5~20年;女性有40例,年龄在56~78岁,病程在6~23年。其中慢性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占40%,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包括慢阻肺、老慢支占41.25%,糖尿病占15%。有46%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之前有好转或者无加重,但有54%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
2.2患者对于有关于药品的掌握和对药物的合理用药的情况。在这96例的患者中,只有33%的患者可以回答出相关药品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然而这些患者都需要经过药学服务相关的培训,一些高学历的患者自己掌握药品知识的途径,比如药品说明书、媒体网站等。对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按时服药,谨遵医嘱、不滥用药物的患者仅仅只有38%[2]。
2.3对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采用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的分析,其中,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患者是否参加过药学的正规培训、患者相关的学历高低、患者的经济状况这些单因素是可以影响患者的用药,见表1,而是否参加过正规的药学培训、是否联合用药、学历这些多因素可以影响患者的用药情况,见表2
         表1   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3.讨论
        老年人会因为自身身体机能等多方面情况的影响,他们多患有慢性方面的疾病,也会存在有合并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多种情况,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多种类型的药物,并且特别容易出现联合用药的状况[3]。而且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有着健忘的特点,随着身体器官的慢慢衰老会导致药物的吸收、排泄等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药物排泄、代谢都减慢,所以在老年人选择药物的时候需要慎重。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可以合理用药的患者大概有38%,经过本次的研究发现发生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单因素可能与患者的学历、年龄、还有收入成正相关。患者有过正规的比较科学的培训,学历比较高的,对自身的疾病有着充分的认识、依从性比较高的患者可以进行合理用药。通过对慢性病药物和服务的研究使探究临床药学服务变得更加的完善,建立一项综合药学服务模式,以医院-社区-家庭为单位,定期对患者的临床药理知识进行科学的普及,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的使用、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等。虽然患者的学历和经济条件是不好改变的,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可以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从而坚持合理的用药。
        临床药师们还需要积极参与到各患者的实际用药过程之中,并且在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来进行给药方案的针对性制定。对于老年的患者,这也就需要临床药师们在结合患者生理功能、内环境机制以及免疫工程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即使有些药物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也需要对各类药物的疗效跟副作用进行有效的权衡,而且有一大部分的患者是慢性疾病,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还会出现更多病情复杂多变的问题,这也就要求临床药师们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地分析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掌握得更加的全面[4]。另外也需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培训,告知患者的家属在出现哪些情况下进行怎么样的措施进行应对,从而不耽误病情。经过对本次慢性病患者的用药分析研究,可以更好的用于临床药学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娜.老年病人联合用药的特点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7):176.
        [2]周全.老年病人联合用药的调查与药学服务[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9):191-192.
        [3]郭贵宾,丁妍,孙锐,等.老年病人联合用药的调查与临床药学服务[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v.10(05):161-162.
        [4]郭贵宾,丁妍,孙锐,等.老年病人联合用药的调查与临床药学服务[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010(003):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