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位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n=37)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概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较低。结论:对脑胶质瘤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脑胶质瘤;替莫唑胺;三维适形放疗
脑胶质瘤的发病部位通常在延髓、中脑,发病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或10岁左右儿童[1]。患者的起病症状有恶心、头痛、呕吐等,严重时会产生意识障碍、癫痫等现象,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临床多采取手术手段、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有研究称,化疗药替莫唑胺效果较好,为此,本研究以74位脑胶质瘤患者为例,研究放化疗合用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就诊的30例74位脑胶质瘤患者,就诊时间起于2017年9月,终至2018年9月。按入院顺序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8.1±5.3)岁。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6.9±5.4)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术后5日实施放疗,通过头部CT扫描确认患者病灶具体部位,记录患者头部组织结构,将临床靶区、肿瘤靶区及计划进行定位。肿瘤靶区外放至约2.3cm,计划靶区放置在约0.6cm,采取直线加速器实施放疗,确保计划靶区的放射剂量。通常2.0Gy/次,每周5次;若剂量达到50Gy,立即将计划靶区减少到肿瘤靶区,剂量改为60Gy。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放疗前使患者口服75mg/m2替莫唑胺,连续服药40日,放疗介绍后1个月内,继续服药1个月。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痊愈:连续4周以上病灶完全消失;显效:病灶体积缩小超过50%;有效:病灶体积缩小但未超过50%;无效:肿瘤病灶体积扩大超过25%或产生新病灶。(2)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和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spss19.0统计软件统计处理全部数据结果,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治疗后二组患者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治疗后二组患者效果比较(n,%)
.png)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头痛、呕吐、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5.41%(2/37),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8.92%(7/3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观察组,差异不显著(X2=2.024,P=0.155)。
3讨论
脑胶质瘤作为恶性肿瘤之一其周边组织界限不明朗,因此手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因脑部的重要性手术切除会不彻底,复发率几乎为100%,预后较差[2]。对此,临床通常在术后采取放疗或化疗以延缓患者生命。
三维适形放疗为一类较精准的放射治疗法,肿瘤区域形态与其高剂量分布状况基本一致,故该法不但可最大程度加强局部肿瘤剂量,还可减少对周边组织的影响[3]。
替莫唑胺是一类有抗肿瘤性的烷化剂,能够快速产出活性物质MTIC与患者体内,而MTIC可发挥细胞毒作用。本药物有利用度高、稳定性强、方便的优点,常用于成人脑胶质瘤。本文通过对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此二者联用的治疗方式发现,相对于单纯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前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低。此结果提示,该药可阻碍肿瘤细胞复制,且合用疗效相辅,能够延缓患者复发时间进而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脑胶质瘤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琼, 王南瑶, 盛华明,等.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 15(011):843-845.
[2] 邓万凯, 陈健, 韩光,等. 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观察[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8, 006(001):42-44.
[3] 马杰.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疗效评价[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 12(005):62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