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穴位植入治疗癫痫 强直阵挛性发作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尚成英
[导读] 目的:寻找治疗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有效治疗方法
        摘要
        目的:寻找治疗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将460例诊断为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0例给予醒脑静注射液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穴位植入治疗;对照组230例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
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0.4%,对照组为81.7%。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穴位植入治疗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疗效肯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前言:
        癫痫,民间又称“羊痫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疑难病症之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病。在临床治疗上,目前仍以使用西药控制为主,长期服药,各种副作用让患者不易接受。部分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也不太理想。笔者自2018年---2020年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穴位植入治疗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治疗组),并与单纯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60例患者均来自郑州惠济军海脑病医院门诊和病房,采用随机分组法,按照1:1制作随机卡,按照就诊住院顺序,将确诊为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类型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0例,癫痫发作严重程度评分,采用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度量表(NHS3)进行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抗癫痫协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标准:以发作时意识丧失、双侧肢体对称强直后紧跟有阵挛动作并通常有自主神经受累表现为主要临床特征。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1)药物:2%利多卡因注射液100mg,醒脑静注射液10ml,配伍后穴位药物注射。
(2)选穴:分3组,
         第一组 主穴1:心俞、肝腧、脾腧、肾腧、左侧星状神经节。 配穴:督脉贯通---哑门透脑户、身柱透大椎、至阳透身柱、筋缩透至阳。
         第二组  主穴1:膻中、鸠尾、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右侧星状神经节。配穴:督脉贯通---脊中透筋缩、悬枢透脊中、腰阳关透命门、长强透腰阳关。
         第三组  主穴: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配穴: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申脉、照海。
         三组主穴及配穴轮流交替使用,每隔15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
(3)操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涂抹,表面麻醉30分钟后擦去,用龙胆紫标记穴位进针点,消毒,每穴注射配好药液0.2--0.5ml,然后,取胶原蛋白可吸收外科缝合线(每段长约1cm),用镊子装入注线针中,星状神经节使用“手卡指压式注线术”,其他使用胶原蛋白注线法,将胶原蛋白可吸收线植入穴位中,然后消毒,创可贴固定进针处。
2.2对照组
        丙戊酸钠缓释片0.5g/片,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0.5g口服,连服3个月。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制定的抗癫痫药物四级疗效判断标准。
3.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经Ridit分析,P<0.0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除了治疗后数天治疗部位有酸胀沉的感觉外,没有其他不适;而对照组在服用药物过程中有23例出现了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15例出现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等血液不良反应,2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嗜睡反应。
4 .结果
        醒脑静注射液穴位药物注射联合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穴位植入治疗强直阵挛性发作性癫痫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效果组。
5.讨论
        癫痫强直阵挛发作危害巨大。突然发作,意识丧失易对患者人身安全产生严重伤害;发作时脑缺氧及神经元放电导致脑细胞水肿损伤,形成头痛、头昏、乏力、嗜睡、意识障碍;反复发作导致语言、记忆等认知能力下降。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说:癫痫,.....邪气逆乱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无知,扑倒于地也。此乃经络壅塞。所以治疗癫痫应:醒脑开窍,疏通经络,开窍化痰,安心益肾,镇惊健脑。笔者以此治疗原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醒脑开窍、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作用,能消除脑脉淤阻、抗脑缺血损伤、改善学习记忆、提升认知能力、改善海马血液循环,增加海马供血,提升海马功能。在取穴方面,以心俞穴、肝腧穴、脾腧穴、筋缩穴、中脘、天枢、气海等穴为主穴,以达到疏通经络,开窍化痰,安心益肾之功效;督脉是人诸阳经之总汇,它循行于脊里,连接肾脏,入络于脑,于脑、脊髓、肾有密切联系,一旦督脉的经气阻滞,则可发生突然扑倒昏迷,牙关紧闭,口吐涎沫,四肢抽搐,脊背强直,即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采用督脉贯通疗法,重在疏通督脉气血,消除经络闭阻,同时又能使药物循经入络突破脑部血脑屏障,进入脑部组织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任脉与督脉相连,为“阴脉之海”,任脉所主病症与癫痫自主神经性发作类似,故取鸠尾等任脉之穴为主穴以达治疗癫痫之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抑制增高的交感神经活性,恢复交感---迷走神经平衡从而达到对癫痫的神经调控作用;穴位中植入的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约15天可吸收,在此期间通过一定的物理、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发挥了一种穴位长效刺激作用,使治疗效果持久可靠。运用醒脑静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穴位植入治疗癫痫,通过长期疗效观察,治疗效果确切,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6:参考文献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才德主编《穴位埋线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癫痫诊断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
田振华主编《小儿癫痫365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陈晓春、潘晓东主编《神经科查体及常用量表速查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