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失眠患者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针灸法对患者睡眠信念、态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临床2018.1~2019.12收治的54例慢性失眠患者为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针灸)、联合组(认知行为疗法+针灸),每组27例。结果:联合组DBAS-16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为慢性失眠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认知行为疗法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睡眠信念、态度。
关键词:针灸;认知行为;慢性失眠
慢性失眠症指的是持续性的反复睡眠障碍,如果长期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并使人引起烦躁、抑郁等诸多负面情绪[1]。失眠症状表现为易醒、睡眠中断、入睡困难等,患有持续性失眠症的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及时采用有效方式对慢性失眠症进行治疗,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的发展。鉴于此,本次纳入54例慢性失眠患者,探究最佳治疗方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临床2018.1~2019.12收治的54例慢性失眠患者为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联合组,每组27例,对照组:年龄23~54(35.5±5.2)岁,男性15例,女性12例。联合组:年龄24~54(39.0±5.0)岁,男性16例,女性11例。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针灸疗法:取主穴为:申脉、照海、太溪、三阴交、神门、内关、四神聪,并按照中医辩证法适当的加减穴位,主穴接电针,设置电针的参数:连续波,频率:80次/分钟,脉冲的宽度:(0.50±0.15)nm,每次留针30分钟;配穴按照提插补泄、虚证行补、实证行泻的方式,每穴时间为2分钟到3分钟,完成后出针,无需留针。一个疗程十天,总疗程3个疗程,一个疗程完成后休息三天。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干预:(1)睡眠限制:为每位患者发放睡眠日记填写表,告知其睡眠日记填写方法,将患者不切实际的期望改变。在第一个针灸疗程之后,按照患者睡眠日记填写情况,为患者开展睡眠限制的指导。(2)刺激控制教育:告知患者务必要在有困倦感时,再上床睡觉;在床上除了睡觉以外,不可做其他情,例如:看手机等;若是二十分钟内难以入睡,则应离开床,至其他房间或者客厅,做一些轻松的活动,有困意产生之后,再次上床尝试睡觉;每天应确保固定的起床时间,日间避免睡眠。(3)运动锻炼:在针灸的第二个疗程后,循序渐进的指导患者做放松训练,让患者体会到全身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将对睡眠产生干扰的侵入性思维、肌肉紧张、自动觉醒消除,并对16组肌群进行训练,由上至下,先紧张8秒。之后放松30秒,每个肌群重复做2次。
1.3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使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满分21分,睡眠质量优,分值越低。
(2)睡眠信念、态度:使用DBAS-16(睡眠相关不良信念和态度量表)评估,分值范围16分到80分,最终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睡眠信念和态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工具SPSS24.0,定量资料、定性资料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2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
联合组PSQI评分(7.39±1.15)分低于对照组(14.31±2.11),差异显著,(P=0.000<0.05,t=14.963)。
2.2比较两组患者睡眠信念、态度
表1显示:联合组DBAS-16评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睡眠信念、态度[±s,分]
.png)
3讨论
慢性失眠是临床当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症状,其具有慢性持续且反复发作的倾向[2]。药物是对慢性失眠进行治疗的常用方式,例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苯二氮类药物等。虽然这些药物能帮助患者将总睡眠时间延长、入睡潜伏期缩短,但是却会对患者的正常生理结构造成影响。因此,应探究出对慢性失眠治疗的最佳手段。
针灸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及安神宁心的作用,进而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由于它的操作具有简便高效且较小的不良反应等优势,极易被患者所接受,为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治疗慢性失眠的关键,不单纯的是改善短期症状,还要纠正患者对于睡眠产生的恐惧心理与无知行为,单纯使用针灸对慢性失眠进行长期有效的治疗,缺少证据上的支持[3-4]。基于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教育及放松训练,可以从行为上将失眠的恶性循环打破,构建良好的睡眠习惯,减少对于失眠产生的担忧。认知行为疗法基于改变失眠患者对于失眠的主观认知与非适应性的睡眠习惯,能够实现长期的良好治疗效果,针灸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失眠的不合理认知及不良习惯等诸多维持性因素,这对帮助患者提升睡眠质量,改善睡眠信念、态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DBAS-16评估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为慢性失眠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认知行为疗法对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睡眠信念、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克敏.针灸治疗联合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61.
[2]王建.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11):191.
[3]徐艳玲.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3):180-181.
[4]冯国明,邱朋伟,张颖颖.针灸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J].智慧健康,2020,6(1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