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谢洪琼 廖雄毅
[导读] 目的:观察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失眠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名诊断患有中度失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中药调理治疗,并对实验组患者额外进行饮食调养、按摩穴位联合辩证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后根据临床表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是否有不良反应为判断标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9例,综合有效率52.50%。实验组中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综合有效率90.00%。结论:药物治疗搭配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对于失眠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临床意义深刻,值得推广。
【关键词】饮食调养、穴位按摩、失眠

        失眠是由于原发性或是继发性引起的,常见病症是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质量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城市化进展加快,光污染声污染影响加强,失眠现已成为威胁我国现代普通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失眠会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精神状态长期低迷,对个人来说,失眠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的治疗还仅停留在药物治疗层面,而单纯的药物治疗的有很多弊端,例如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是患者对于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停止服用药物甚至会导致病情的加重。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方法是以药物治疗为基础,配合饮食调养和穴位按摩等手法来治疗失眠的一套联合治疗体系,但其真实的治疗效果仍缺少相关的文献治疗以及实践检验。本文以实验的方法,对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疗法的实际疗效进行系统的研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1.实验资料
1.1实验对象
        选择80例确诊患有中度失眠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18名女性22名男性,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20名女性,20名男性,平均年龄41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所有实验对象对实验知情。
1.2实验对象纳入标准
<1>患者每周至少有三次及以上有失眠症状的发生,并长期持续,PSQI总分8~15分。<2>未患有焦虑症、非妊娠期女性、近期内没有服用激素类麻醉类安眠药。
1.3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肝郁化火型:治疗宜清肝泻火,佐以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痰热内扰型:治疗宜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方用温胆汤;心脾两虚型:治疗宜补养心脾,以生气血,方用归脾汤;阴虚火旺型:治疗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方用黄连阿胶汤;心胆气虚型:治疗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用安神定志丸。对实验组进行<1>饮食调养:主要忌油,忌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水果。睡前禁止食用热量太多的食物,并饮用300ml温度适宜的热牛奶。<2>穴位按摩:肝郁化火: 天庭、印堂、太阳穴, 按揉晴明、涌泉穴;痰热内扰:中脘、丰隆、隐白穴;心脾两虚: 神门、心俞、胆俞等穴;阴虚火旺:肾俞、涌泉穴,按揉大陵、太溪、神门及太冲。按摩时间与下午精神放松,闲适空暇时间,每次15~20分钟,一天一次,持续按摩治疗一个月。
1.4观察指标
        PSQI指数≤7且每日睡眠≥6h纳入效果检测,否则为无效。有效治疗中PSQI指数下降25%为有效,PSQI下降50%为显效。
1.5统计分析
采用SPAA0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表1  治疗效果

 

        根据表1可知,只进行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0%,大大小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0.00%。可以得出结论: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失眠效果显著,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后期跟踪随访发现,对照组的有效患者中有3例在治疗后又出现了失眠病症的复发,而实验组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2.2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会导致患者精神不佳,脑细胞受损导致记忆力衰退,新陈代谢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在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强的现代社会,失眠症患者的数量正在急剧攀升。据统计,我国有3亿人患有或曾经患有失眠症,其中有2亿人左右经常性失眠,7000万患者患有重度失眠。失眠正在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头号威胁。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失眠效果显著,由实验可知,只进行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0%,大大小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0.00%。且中医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论治方法副作用小,效果显著,治疗门槛低,价格费用低,是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法。
4.结论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是阴阳失调,主张采用饮食疗法,针灸,穴位按摩等中医疗法以减少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中竞争压力的增加或长期疾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失眠患者的比例有所增加。根据相关研究,失眠已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焦虑等,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在饮食调理方面,推荐食用酸枣、桑葚,银耳,山楂和粗粮米粥。酸枣和桑葚有安气凝神、镇静催眠的作用,银耳食性温和,其中的银耳多糖有多种保健功能。山楂有助于消食,配合粗粮可以降低肠胃的压力,避免因多食不消化产生的腹胀不适等影响睡眠。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该情况分析可能是由于饮食干预导致患者饮食健康并保持健康。相关研究表明,慢性失眠患者患有内分泌失调,食欲不振和全身不适,很可能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两虚,这是该病的根本。它们与肝脏,脾脏和肾脏密切相关,并受中医饮食分型指导。 适时纠正内分泌失调,滋补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睡眠。
        结语 中医药物联合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治疗疗法对于失眠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饮食调养、穴位按摩治疗方法简便,容易实现,适宜推广。对于临床上对治疗失眠,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夏猛.失眠症的治疗现状分析及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1,4(1):66-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S].(2007-03-26)[2017-11-01].http://www.moh.gov.cn/qjjys/s3581/200804/b9f1bfee4ab344ec892e68097296e2a8.shtml.
[3]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S].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54.
[5]白春杰,纪代红,陈丽霞,等.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在临床失眠患者评估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8):2182-2186.
修改意见:请加入讨论,谢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