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尿常规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研究实施期间(2019年5-2020年5月)纳入尿路感染者(31例)与健康者(31例),组别则为感染组、健康组,对比尿常规结果。 结果 感染组RBC为(7.81±2.03)×109/L、WBC为(34.83±7.91)×1012/L,与健康组数据相比明显更高, P<0.05。对于尿路感染,尿常规检出准确率高达93.55%(29例),数据与尿培养数据(100.00%,31例)经SPSS21.0检验后并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对尿常规的满意度高达96.77%(30例),远远高于尿培养的77.42%(24例),数据之间差异大,P<0.05。 结论 尿常规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尿路感染;应用价值;检测;诊断;尿常规
尿路感染,在人群中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其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其主要的感染致病菌,肠球菌、变形杆菌等也会造成尿路感染,若在半年内未能治愈,可能会造成慢性尿路感染及肾脏组织受损的发生,加之抗生素滥用情况,增加了双重感染率,治疗难度逐渐加大[1]。尿培养一直被认为是尿路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可明确尿路感染情况,但此过程的检测诊断时间较长,尿路感染者可能会错过治疗时间,且此种检查方式的费用高,对于经济差的患者来说不适用。尿常规的优势十分明显,其经济性、便捷性、快速性的特点可让尿路感染患者在短时间内开展诊治措施,利于尽早改善尿路感染者的症状,让其生活质量更好[2]。基于此,在研究实施期间纳入了尿路感染者(31例)与健康者(31例),重在分析尿常规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实施期间(2019年5-2020年5月)纳入尿路感染者(31例)与健康者(31例),组别则为感染组、健康组,感染组:年龄为21-67岁,均值保持在(39.04±3.82)岁;女14例,男17例。健康组:年龄为22-68岁,均值保持在(40.55±3.17)岁;女15例,男16例。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感染组者均经尿培养确诊,健康组者体检报告均正常;两组均在同意书上签署了名字;对尿常规检查高度依从;此研究目的、过程等资料获得伦理委员会认可及准许。
排除标准:有其他尿路疾病者;肾脏有明显损伤者;与尿常规检查医生沟通不畅者;焦虑症、抑郁症者;意识处于模糊状态者。
1.2方法
尿常规:获取两组的10mL晨间中段尿,获取后即送检,通过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行尿常规检查。尿细菌培养:获取两组10mL晨间中段尿,在血琼脂平板上行尿液标本接种,在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分析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尿常规指标差异,RBC(红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对比感染组的尿常规及尿培养结果,即阳性检出率。对比尿常规、尿培养检查满意度,检验科自制尿常规检查满意度问卷,向研究中的患者发放,回收后以分值为依据划分满意维度,0-60分代表的是不满意,61-85分代表的是基本满意,86-100分代表的则是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均数±平方差)、百分数分别表示的是计量、计数资料,将所得尿常规数据录入SPSS21.0,行X2与t的检验,所得P<0.05,即有意义。
2.结果
2.1尿常规指标差异
表1两组尿常规指标差异研究

感染组尿常规指标更高,P<0.05。
2.2感染组尿常规、尿培养结果
表2感染组尿常规、尿培养结果研究

对于尿路感染,尿常规检出准确率高达93.55%(29例),数据与尿培养数据经SPSS21.0检验后并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
2.3感染组尿常规、尿培养检查满意度
表3感染组尿常规、尿培养检查满意度研究

感染组对尿常规的满意度高达96.77%(30例),远远高于尿培养的77.42%(24例),数据之间差异大,P<0.05。
3.讨论
作为经常出现的临床感染性疾病,尿路感染以尿痛、尿急、尿频为主要症状,多次上厕所情况对其生活及工作有不良影响,若不开展治疗,可能会导致慢性尿路感染的发生,造成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既往检验科技术发展较差时,医生多以患者症状为依据,结合自身尿路感染治疗经验进行诊断,漏误诊率高,而尿培养不仅能明确尿路感染症状,还能对细菌类型等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但此检查仍有不足之处,其较差的经济性、较长的时间会降低部分尿路感染患者的接受度[3]。尿常规,近年来对尿路感染诊断有着广泛的应用,获取尿液标本后在短时间内即能获得检验结果,无需标本培养等操作,有检测快速、经济性高、操作简单等明显优势。
RBC、WBC是尿常规常见指标,若机体存在尿路感染症状,其感染程度与白细胞存在正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尿液中不含红细胞或仅有微量红细胞,但尿路感染时会增加红细胞数量,且可能存在潜血、血尿症状,而尿常规对此有较高的检出准确率,应用面广[4]。但有学者指出,尿常规检测结果受脂肪、结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尿常规检查时,女性要避免经期内检查,且所有标本均选择晨间中段尿,此前保持8h的禁水,可保持较高的尿常规检验准确性。此外,尿常规检查要选择检验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此过程让其严格遵循相关步骤,保证检查者、检查过程的准确性,以减少此因素造成的检查结果异常[5]。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尿常规指标更高,P<0.05。尿常规检出准确率高达93.55%(29例),尿常规的满意度高达96.77%(30例),与尿培养数据行SPSS21.0检验后,P<0.05。可见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尿常规可检出尿路感染与健康者之间的指标差异,且有操作便捷、速度快的优势,患者满意度、接受度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程峰.分析尿常规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初筛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0):164-165.?
[2]孙懿.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237-238.?
[3]唐顺芬,田德美,陈婵娟, 等.肾盂尿培养联合炎症指标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7):1082-1085.?
[4]沈张平,樊春笋.Sysmex UF-1000i尿液分析仪细菌通道参数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1):3094-3095,3099.?
[5]张莉.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联合尿沉渣细菌计数检测筛查尿路感染的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