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机电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5期   作者:吴健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机电领城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机电领城自动化控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它能有效提升机电领城生产效率,满足人们日益多层次的生产需求。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带动经济发展,是有关机电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结合机电领域自动化应用实例,分析自动化控制在机电领域的应用,以期能帮助机电领域做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机电领域;自动控制技术;生产效率;微型计算机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自动化控制已经逐渐覆盖生产领域,在机电行业中,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有效监控产品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不断研发自动化控制技术,培养机电自动化高素质人才,引进先进自动化设备,降低人力使用率,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1自动控制技术的概念
        自动控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通过控制装置设定工作程序,让生产设备在预定规律中运行,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没有“人力” 直接参与。自动控制技术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首先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数控机床为主的单机自动化阶段,它能较好适应市场竞争,减少部分劳动量;其次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自动生产线为主的自动控制时代,在这之中,出现了多种软件和自动化设备;最后是发展到现代的集成自动化控制体系,它规范了自动化体系在各领域的运用情况,加强了各领域之间的合作交流,比如机电行业与交通行业。
        2机电领域自动控制技术的原理
        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领域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机电自动控制装置,在机电设备运转时,自动控制装置能将设置好的程序传达到设备终端,让机电设备平稳运转,如机电领域的传感检测技术等;第二方面是机电自动控制器,它主要是指计算机通过智能检测机电控制器,将信息处理后输出正确指令,提高机电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如控制器能够不受环境影响,测试出机械系统的精确程度,当设备“元件”被破坏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减少企业损失。
        2.1数控机床的应用
        数控机床是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结合常规机床的基础上而来的,它是用数字信息来控制的机床的动作。因而数控机床将事先编制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而普通机床是在通过传动链将主电机的运动转化为机床的主运动、进给运动来切削加工,手工操作来完成整个加工过程,必须通过人工看守。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它提高了性能,增加了功能,简化了传统的机械结构。加工较复杂零件通常使用数控机床,同时应用与精度要求高、产品更新快、生产周期短的场合。随着科学水平快速的发展,数控机床的精度和功能在不断的提升,已经获得了较大的跨越。数控机床技术主要是体现在模块化和总线化的功能结构上。数控机床系统开放性的设计,能够让硬件系统更加兼容和更加实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成果和生产效率。数控技术正在面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良好的数控编程技术,完全无人智能化的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实现数控机床一台机床就能够精确高效的完成很多的操作任务,实现物料搬运和机械控制的统一管理,更加柔性化,更加智能化。
        2.2计算机自动控制应用
        优质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体系运行离不开可靠性、搭配适宜、构造合理的结构。计算机自动控制体系涵盖控制对象、执行器装置、测量过程、调节装置与工作通道等。自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结是构执行器装置,它效的更新输入、输出的直线位移,进而实现生产流程目标。在测量过程中,计算机自动控制体系构成的工作环境条件,可有效将被控制对象参数合理的转变成不同类别的信号。在数字调节装置和传输通道环节,数字调节装置通过事先编订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围绕计算机数学为核心,包含转换装置、采样保持装置以及多路控制开关。计算机系统编写具体的程序段用于发布各类自动化控制命令。

并可同物理系统设备有效结合汇总各类温度信息,进而真正实现自动化管理目标。
        3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领域中的应用
        在我国目前的机电领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主要设备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增加了机电领域智能化程度。
        3.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机电领域的应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是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中主要编程存储器,集定时、计算、控制程序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且系统设计趋于大众化,操作简单,安装程序方便,能有效控制机械生产过程。机电企业引进先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从长远角度来说,有利于企业转变发展模式,节约企业投入成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编程语言较简单,对于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操作程序方便,在机电领域中可用于基础零件生产,比如汽车零部件等,同时它适应环境能力强,在嘈杂的机电环境中仍然能够高效率工作,深受机电企业喜爱。
        3.2自动控制技术增加机电领域智能化程度
        智能化是机电领域的发展方向,自动控制化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智能化,在机电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控制装备和控制器,让机器自动化代替或模仿“人”的部分功能,实现机电一体化,比如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机器在感知到危险时,及时打开安全气囊,保护人们生命安全。机电领域智能化能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统筹企业生产效率和投人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佳经济效益,推进智能化进程,引进先进自动化控制技术,简化机电企业工作程序,在企业中开展自动控制技术培训,提升员工自动化操作水平,用科学技术改变企业发展模式,比如在机电加工过程中应用智能化设备。
        3.3微型计算机在机电领域的应用
        微型计算机属于工业控制计算机范围,它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人脑的功能,在机电领域中,主要将微型计算机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让微型计算机代替人类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利用人体模拟系统传达信息,科学解决机电领域难题;其次微型计算机帮助构建完整的自动化机电体系,微型计算机运算量大且运算时间短,在机电生产过程中能快速收集复杂情况信息,判断情况危急程度,保障机电领域安全操作;最后,微型计算机能够让机电生产过程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当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比如在生产流水线过程中,微型计算机能检测机电设备运转状态,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提升机电产品生产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逐渐覆盖机电领域,在机电生产环节中,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程序,简化生产线,解放劳动力,促使劳动力提升自身素质,朝科技化方向发展。机电企业要利用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微型计算机等自动化控制设备,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让智能化、自动化改变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扩大企业区域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阳,王王倩.分析检测传感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现状,应用及其发展[U].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7:108.
        [2]盛军.自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09:77.
        [3]王文华.浅谈自动控制技术在理化检测领城的应用[U].机电信息,2014,27: 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