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氧氟沙星与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 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朱建森 夏淑珍 褚光炎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探讨左旋氧氟沙星与吡嗪酰胺应用于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左旋氧氟沙星与吡嗪酰胺应用于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帕司烟肼和利福平的基础上给予单一的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帕司烟肼、利福平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以及吡嗪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分析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由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左旋氧氟沙星联合吡嗪酰胺药物治疗,近期治疗效果较好,但相比较单一药物其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
        【关键词】左旋氧氟沙星;吡嗪酰胺;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近期疗效
        当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出现时,其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1]。本研究探讨了左旋氧氟沙星与吡嗪酰胺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53.56士8.43)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54.01±8.6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涉及到的患者信息已经过患者同意并且患者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经过医学诊查后均符合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意识功能无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填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其他合并疾病患者;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肝肾以及心功能严重损害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帕司烟肼(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2019;生产单位: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和利福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321;生产单位: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6g)的基础上给予单一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39,生产单位: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1g)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帕司烟肼(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2019;生产单位: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和利福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321;生产单位: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6g)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39,生产单位: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1g)联合吡嗪酰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711,生产单位: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25g)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评标标准包括;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大程度改善,病变范围明显缩小,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灶范围有所缩小,无效:采取治疗措施后,患者的病情不仅没有改善,甚至恶化。记录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对比
        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到治疗后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2例,占总体的26.7%,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0例,占总体的2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624)。
3.结论
        肺结核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作为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属于传染类疾病中的慢性传染疾病。患者患病后,身体的许多脏器都会遭到损害,当然受损害最严重的还是患者的肺部,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抵抗力会下降,患者患相关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比如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2]。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中,在帕司烟肼和利福平的基础上应用左旋氧氟沙星联合吡嗪酰胺药物近期治疗效果明显。左旋氧氟沙星能够有效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该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的特征,而吡嗪酰胺能够很好的对抗结核杆菌,阻碍氧气对结核杆菌的作用,进而影响细菌的正常代谢。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我们认为这与左旋氧氟沙星和吡嗪酰胺药物能有效对抗结核杆菌,杀菌作用强的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将左旋氧氟沙星联合吡嗪酰胺应用于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较好,但联合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所以在临床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陈宝瑞,窦学娥,丁琳琳等.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在健康及感染细菌病家蚕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J].蚕业科学,2019,45(04):542-546.
        [2]李丽媛.左旋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6):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