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对裸眼视力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张雪
[导读]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对裸眼视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对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2例(64眼)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并对其实施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此次研究的42例患者(64眼)经过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后,其裸眼视力、前房深度变化以及眼压均优于术前,术前以及术后对比的结果显示(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裸眼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声乳化手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裸眼视力

        青光眼是常见的眼科疾病,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我国老年群体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该疾病的出现,使得较多人群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并且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身心的健康。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并且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手术已经在治疗该疾病方面上有了明显的成效,为了探究预后的效果,本文对超声乳化手术实施如下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共计42例,均为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本次研究的42例患者中,共有64眼,其中男性患者有22名,女性患者有20名,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62.43±4.12)岁,左眼20眼,右眼44眼。
        纳入标准:(1)患者在入院后均经前房穿刺操作及药物治疗将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2)晶状体无明显脱位;(3)晶状体厚度>0.5mm;(4)无合并糖尿病者;(5)无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史;(6)均知晓此次研究的目的并自愿参与。
1.2方法
        本文选取的所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入院后,均在我院实施常规的辅助治疗,待病情确诊后,需要做好手术前的相关准备以及术后的相关事项叮嘱,并给予患者良好的围术期护理,以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之后均在我院实施超声乳化手术。具体手术内容如下:在患者透明角膜上方做一长度2.8至3.2毫米的切口,在角膜缘内2-3点位置做一辅助切口,并在前房内进行粘弹剂注射。做一直径为6mm的连续环形撕囊处理,同时进行水分离核操作。采取超声乳化仪进行治疗,并在完成后进行自动的抽吸晶体状皮质,之后再次进行粘弹剂注射,以便撑起囊袋。随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并将粘弹剂清除,将患者的巩膜瓣以及结膜瓣进行缝合[1]。
        选取我院的眼科专用的A 型超声及角膜测厚仪,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以及方式对患者的角膜中央、中周及周边部厚度共 25 点进行测量[2],之后同时对患者的前房深度以及晶体的厚度进行测定,并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打印工作,再选取角膜曲率仪对患者的角膜垂直和水平的平径线屈光度进行测定和记录。
1.3判定标准
        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裸眼视力、前房深度变化以及眼压。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处理分析本次研究说的数据,其中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的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处理,以n(%)进行表示的为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进行处理。本文中所对比的裸眼视力、眼压以及前方深度变化均为计量资料,当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p<0.05)时,则表示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此次研究的42例患者(64眼)经过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后,其裸眼视力、前房深度变化以及眼压均优于术前,术前以及术后对比的结果显示(p<0.05),差异显著。如下表一。
        表一  裸眼视力、前房深度变化以及眼压情况的比较 (±s)
 
3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分成慢性和急性两种,在患病期间,患者会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眼痛、头痛、眼部充血、恶心、畏光等情况,等到病情处于晚期阶段后,还会出现视野缺损等情况,导致失明现象的发生。而该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环境、遗传、生理等,并且发病机制可能与睫状体、虹膜以及晶状体有密切的关系。治疗该疾病的传统方式为虹膜周边切除术[3],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术后患者易发生白内障等风险,从而局限了该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不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因此,要想探究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就需要不断的探究和发展。本文的超声乳化术可以以明显加深前房深度,对于瞳孔阻滞的状态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所以成为了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且首选的方式。在超声乳化术的治疗下,患者的病情不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裸眼视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4],并且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眼压控制好等特点,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前房深度,并且可以严格的避免患者出现房角关闭的情况,从而保证临床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使用超声乳化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裸眼视力,最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花.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022(004):480-481.
[2]叶蕾, 刘志才. 超声乳化对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J]. 实用防盲技术, 2018.
[3]刘剑.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030(013):44-46.
[4]刘洋.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前房形态学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02):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