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行股骨胫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过程中采用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参照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对,实验组患者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对,实验组患者总发生率为6.66%相对于参照组的46.66%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与全身麻醉相比较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苏醒时间,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股骨胫骨折手术;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
股骨胫骨折是外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自身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骨质疏松等原因,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骨折现象的发生,股骨胫骨折发病率较高[1]。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骨折部位疼痛、扭曲、红肿等,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类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降低,耐受性较差,在手术过程如何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全身麻醉虽然麻醉程度较深,效果明显,但是术后患者恢复认知能够的时间较长,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影响[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腰硬联合麻醉已成为老年患者行股骨胫骨折手术的手选麻醉方式。现就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分析汇报如下:
1 条件与方式
1.1 基本条件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这一期间在本院行股骨胫骨折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过程中采用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组,组别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人数为20例,女性人数为10例,年龄最小的为60岁,年龄最大的为82岁,平均年龄为(71.58±3.32)岁,体重最轻的为52kg,体重最重的为78kg,平均体重为(65.45±2.16)kg。参照组男性人数为18例,女性人数为12例,年龄最小的为62岁,年龄最大的为85岁,平均年龄为(72.69±3.68)岁,体重最轻的为53kg,体重最重的为79kg,平均体重为(66.26±2.41)kg。对比后可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并无显著差别,研究可比(P>0.05)。
1.2 方式
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手术治疗,参照组应用全身麻醉,详细方案如下:将0.03毫克/千克的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10980025)、0.3毫克/千克的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20020511)、枸橼酸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297)0.3毫克/千克、0.15毫克/千克的苯磺顺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90202)进行静脉注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身体情况,当患者肌肉放松以后,护理人员通过插管为其进行通气。与此同时将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2)以及顺阿曲库铵静脉泵入,间断性进行麻醉,目的是确保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以及使患者肌肉保持松弛状态,具体剂量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手术后,将15mg的地佐辛(成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1ml:5mg)、100μg枸橼酸舒芬太尼、生理盐水混合为200ml液体为其静脉滴注,输液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实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方式为:在患者腰椎的第3~4节采用0.5mm的穿刺针进行腰椎穿刺,刺穿硬膜外腔,进入到蛛网膜下腔部位,观察有脑脊液流出时,将2毫升0.5%的盐酸布比卡因(成产厂家: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106,5ml:25mg)注入,将腰穿针退出。放置硬膜外导管,协助患者选择平卧体位,将阻滞面下调至T10以下,需根据此次手术时间,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成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97,10ml:119.2mg)、盐酸利多卡因(成产厂家: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172,5ml:0.1g),同时也给予患者吸氧操作。
1.3 判断指标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心动过慢。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含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式
将行股骨胫骨折手术的患者数据运用SPSS软件(22.0版本)做统计,包括计数和计量两方面,分别用百分比和()显现,并通过卡方和t检验,若P<0.05,表明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效果
2.1临床指标
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对,实验组患者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于参照组有明年缩短,两者存在较大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s,分)
.png)
2.2不良反应情况
实验组患者总发生率为6.66%相对于参照组的46.66%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如表2。
表2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n(%)]
.png)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重,股骨胫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由于老年人股骨周围血管较为复杂,加之老年人自身机体能力下降,反应能力也不灵敏,对于外力抵消能力不足,因此老年人群常出现骨折情况,若不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措施,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加之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若不能有效的控制好麻醉剂量容易引发较多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因此,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在选择麻醉方式以及麻醉剂量时,要遵循安全、高效等原则,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全身麻醉效果虽然理想,但是麻醉剂量相比来说略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4]。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时间短、用量少、镇痛效果好等特点被临床广泛应用,该麻醉方式能有效控制用药剂量,减少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在手术过程中,与全身麻醉相比较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苏醒时间,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樊顺克,王贵罗.超声实时引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28-2929.
[2]王瑞朋.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6):2275-2276.
[3]高晓华,吴雷,吴瑞阳.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2020,40(05):17-19.
[4]王晓林,张文超,王佳,王庚.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安全性和预后质量分析及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观察[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0(04):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