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并解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救护车送治的脑卒中病人84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疗法)(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院内急诊护理干预疗法)。将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的抢救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论在专业抢救时间还是在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的数据值明显少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实验对比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卒中病人实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大大地强化抢救成功率,十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抢救;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脑卒中;应用
在临床上有一类多见的脑血管疾病叫做“脑卒中”,又称“中风,”它发病不仅急,预后差,而且病情威胁性还大,若未能及时就诊,还能够直接对脑卒中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致残风险也高[1]。因此对脑卒中病人病情尽早判明,并及时救治对脑卒中病人的预后和健康有着明确的意义。所谓的“院前急救护理”即是接到病人急救电话后送往医院救治的过程中为赢得救治时间而进行的医疗实践[2]。本文将立足于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抢救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随机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救护车送治的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的样本。64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年龄37~55岁,平均(45.22±8.39)岁,男性18例,女性14例;对照组年龄36~57岁,平均(46.11±8.12)岁,男19例,女性13例。两组病人的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将对其32例脑卒中病人执行常规院内急诊护理干预的措施。
在观察组中,将对其32例脑卒中病人执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措施。其方法为,在对照组实行的措施基础上增加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1.2.1抵达现场前
通过急救电话接到急救任务后,在一分钟内驱使急救车前往病发地点。随车的急救出诊医护人员利用电话的方式,收集病人的用药情况、疾病史、病发时间等信息,以便对病人病情进行初步评估。与此同时利用电话引导病人家属对病人实行简单的急救措施,诸如,处理口腔分泌物、垫高病人头部等。
1.2.2现场急救
急救团队抵达病发现场后,立马针对病人的瞳孔、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等情况进行勘测,并且对病人的现况做出精准判断,制定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此外,开始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判定:九分下包括九分为中度与轻度昏迷,在即刻运至医院救治前,对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行脱水降颅压、吸氧等救助措施;九分以上为重度昏迷,在病人病症稳定下来后即刻运至医院救治,在其之前,应迅敏地执行血压控制、开通静脉通道、降颅压、吸氧等救助措施。
1.2.3运途护理
在驱车送至医院救治的途中,为预防误吸,将病人头部偏向一侧,有利呕吐物流出,保持呼吸通畅,对病人的病情发展保持额外关注,与此同时,将把病人具体的情况详细地汇报给院内接收科室的医务人员,让其准备好迎接病人到来的一切急救工作。
1.3 疗效标准
将2组脑卒中病人的抢救情况进行比对,其中囊括了专业抢救时间与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把整个数据代入SPSS22.0软件中进行解析,且计量资料比较实行t检验,()来表示,若(P<0.05),则具备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对中,观察组数据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脑卒中病人的抢救情况(,min)
3.讨论
“脑卒中”的本质是“急性脑血管疟疾”,如果脑血液在循环的进程中被阻碍了亦或者是脑部的血管发生了破损现象,就会出现脑卒中。之后通常的临床病症会表现出口眼歪斜、智力障碍、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偏瘫、猝然昏仆等状况[3]。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脑卒中主要的目标,并较为偏爱男性人群。并且随着当下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建设,人们的饮食构架和生活习性产生了质变,脑卒中目标人群也愈渐地偏向年轻化[4]。具有关研究得出结论,一般脑卒中病人病发的六小时内,为脑卒中病人实行院前急救护理,所能达到的效果是最佳的,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将脑卒中病人的存活率提升起来。所谓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是以急危重病人踏进医院之前的医疗急救为方式,让病人获得效果最佳的治疗为目的的一种手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拥有着险、重、危、急等特点,在此期间,病人及其家属处于高度应激心理状态,容不得出行的急救团队护理与抢救的操作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否则,很大概率会造成医患冲突等不好的后果发生[5]。院前急救护理干预需要为脑卒中病人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是需要出行的急救团队在出行方面、现场判断方面、救护车回运方面都需要牢牢地把握住快、准的特点,才能对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中取得好的成绩,提高治疗质量。
且本文研究的结论也明确告知观察组不论在专业抢救时间还是在呼救至院前急救时间的数据数值明显少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实验对比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为脑卒中病人实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大大地强化抢救成功率,十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湘富,魏侍萍,谢华娇等.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24):3883-3885.
[2]董奕君.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0-13.
[3]李宁.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134-137+142.
[4]刘吉敏.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6):43.
[5]李淦清,香群英,赖锦礼等.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4):154-15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