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陈新叶 柏萍
[导读] 在我国恶性肿瘤人口死亡原因排名中,原发性肝癌造成的死亡人口数居第二位
        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人口死亡原因排名中,原发性肝癌造成的死亡人口数居第二位,近年来,我国新增原发性肝癌病例数量不断加大,由于诊断时通常已经处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晚期预后较差。针对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需要主动采取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方法,经过介入治疗之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在肝癌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理上及心理上都承担着痛苦,如疼痛,发热引发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其次对患者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缓解,提高其生活质量。以下,本文就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护理干预;肝癌介入治疗;生活质量;影响
        护理干预是基于护理诊断指导下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统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诊断特点以康复的潜力确定干预措施,通过干预护理的应用,使病人达到预防并发症以及恢复心理与生理功能的预订目标。对于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了康复环境的建设以及康复护理技术的应用等,对于患者生理与心理功能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心理干预护理
         针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肿瘤学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有心理学方面知识以及丰富的护理经验。进行肝癌介入治疗阶段的患者已经处于病情中晚期,在身体上出现了肝部不适以及身体消瘦等情况,在心理上则出现了悲观情绪以及焦虑、失眠等问题,甚至有少数心理素质较弱的患者产生了自杀倾向。因此,针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干预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并有针对性的组织心理护理活动,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耐心的进行介入相关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讲解以及国内外成功的治疗病例,进行用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指导,引导患者培养多种兴趣,如听歌、看视频等,分散注意力,保持舒畅的心情,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并安心接受治疗,提高对介入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指导患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并向患者进行关心与帮助,由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加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疼痛干预护理
肝癌患者在病症晚期将出现严重的疼痛症状,由此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干预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基于不同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针对性的疼痛干预护理。根据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疼痛评估可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时告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主要以注意力的转移为主,如引导其收听音乐、观看搞笑视频,指导患者减轻腹部压运用正确的呼吸方式,调动起患者的积极情绪,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肝癌患者重度疼痛难耐,对其休息、饮食、睡眠都将产生消极影响,基于重度疼痛患者产生的心理与生理不适,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疼痛干预护理。根据医嘱进行适量的镇痛以及镇静类药物注射,对重度疼痛患者的痛感进行缓解,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在1~3d里可能会出现肝区疼痛,痛感强度不一,由于栓塞后对肝包膜或腹膜造成刺激产生的疼痛与栓塞范围成正比,大部分患者3~5d后痛感将得到自行缓解。如果患者疼痛程度较大,出现大汗淋漓甚至休克现象时,应警惕患者是否出现异位栓塞,由于栓塞剂顺血流方向进入或者返流到达肝外其他组织,引起正常组织器官栓塞导致组织缺血、变性、穿孔甚至坏死时,患者往往会伴随剧烈疼痛,此时护士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测,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给予治疗。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中要向患者进行疼痛原因解释,对患者腹痛部分以及强度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饮食指导护理
        在对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护理工作,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现象,要鼓励患者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在介入治疗结束之后2h,选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在治疗2d后,选择高热量、低盐、高蛋白等营养丰富食物予以进食。通过饮食护理指导,避免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辅助造影剂排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4、专科护理
        针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穿刺部位的护理,在患者治疗结束返回病房后对穿刺点进行观察注意有无渗血渗液,对足背动脉博动进行观察,要求患者绝对卧床24h。8h时后穿刺部分肢体制动未出现渗血后可以进行轻微的下肢活动,24h后放松股动脉穿刺点加压包扎绷带。2~3天内要覆盖无菌纱布并避免浸湿。其次,协助患者翻身,患者咳嗽时为了避免出现穿刺部位出血需用手按压穿刺点,叮嘱患者避免用力排便,对于便秘患者有必要时可以进行灌肠。对部分患者介入治疗后出现的发热问题,要向家属进行宣教,术后一周内出热现象属于正常现象,是化疗药物导致肿瘤细胞坏死引起,在患者体温低于38.5℃,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当高于39.0℃体温时,需用温水或物理方式进行降温,必要时遵循医嘱进行药物退烧。肝癌介入治疗中需要运用到高浓度化疗药物,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现象,针对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要进行密切观察,监测呕吐次数、性质,并指导患者头偏向一侧,避免出现误吸。针对部分呕吐现象非常严重的患者要遵从医嘱进行禁食,遵医嘱用药物协助治疗,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针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损坏出现的黄疸、腹水蛋白降低甚至嗜睡现象,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测,并对肝肾功能进行及时复杂,遵从医嘱给予退黄保肝等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肝癌介入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生理与心理不适,要运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疼痛、饮食与专科护理,对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进行有效干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提升患者生存与生活质量,为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做出积极贡献,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缪惠琼.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8(08):112.
[2]张永欣,徐亚明,王梅.肝癌介入患者中舒适型护理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1):127+129.
[3]胡运连,陈燕.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8):274+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