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ICU病房接受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生患者实施护理支持,进一步讨论针对性护理的相应方案。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ICU病房接受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生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72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分别为(6.4±2.1)d和(9.5±3.3)d,对照组为(8.7±3.0)d和(13.5±4.1)d,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感染事件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8%(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于ICU病房接受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生患者有着更好地支持作用,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ICU;接受轻度持续镇静;多发伤患者;针对性护理
多发伤指的是有两处以上解剖部位创伤、脏器创伤,并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多发伤患者的病情中,变化多样【1】,由此需要实施ICU急救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ICU病房接受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生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72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现对护理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ICU病房接受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生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72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52例和20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32,最大不超过74岁,平均年龄为(53.6±4.5)岁。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实施轻度持续静脉,以丙泊酚静脉泵入,维持剂量在2mg·kg-1·h-1。此外,进行镇静状态下的患者评估,调整用药剂量。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首先可以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其次加强呼吸道护理,可进行拍背、促排痰。随后,固定器官插管,防止管路位移。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加强气道湿化等。在唤醒后,可以对患者进行简单性指令工作,并观察镇静状态。对于意识不清楚的患者观察脉搏、血压和自主运动情况。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并能够进行皮肤日常清洁、肢体按摩和预防压疮。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的对比分析。随后,则记录患者的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对ICU病房接受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生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采用计量统计,在感染率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分别为(6.4±2.1)d和(9.5±3.3)d,对照组为(8.7±3.0)d和(13.5±4.1)d,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感染事件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8%(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镇静是减少多发生患者的应激躁动方案,能促使其保持安静状态。此外,可提高诊治的顺利性,降低死亡率。有研究发现,深度镇静虽然效果好,但是高剂量的镇静药物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并可能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2】。而低剂量持续镇静则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对多发性患者进行病情监护,通过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的不适反应,缩短ICU住院时间【3】。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结合该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科学的护理方案,并能够提供给患者更为舒适的护理感受,在降低感染率的同时,给予患者身心上的宽慰。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于ICU病房接受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生患者有着更好地支持作用,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爱香.对在ICU接受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5):281-282.
[2]李秀珍.对在ICU进行轻度持续镇静的多发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1):242-243.
[3]孙学强,潘姗姗,纪德峰,潘静坤.轻度镇静对多发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8):2892-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