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很多女性会在怀孕一周到十三周期间,出现下腹疼痛、阴道出血的情况,这可能预示着先兆流产或其他疾病,不过在就诊确定是先兆流产后,部分女性会接受治疗进行保胎,部分女性则会恼怒于医生提出的不能继续妊娠的建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为什么医生建议有的女性终止妊娠?先兆流产出现后都应该保胎吗?首先来一起了解一下先兆流产,再进一步分析什么情况该留,什么情况该流。
什么是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指的是在怀孕二十八周内,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并且伴有阵发性的疼痛,主要为下腹部疼痛或腰背痛。
我国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先兆流产的比例较高,最高可达到怀孕女性总人数的五分之二,其中一半左右可能由外界刺激导致出现先兆流产,这一类的女性可以通过卧床静养、保胎治疗等避免流产,而另一半的女性因为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先兆流产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医生会建议其接受终止妊娠的治疗,或最终发生流产。
出现先兆流产是有原因的,可能胚胎本身出现问题,或母体本身存在问题,或母体受到了外界的其他因素刺激,导致流产的出现,还有父亲精子的染色体可能出现问题。而出现先兆流产后,孩子该流还是该留,需要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什么情况该流
部分先兆流产的最终阶段是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存在的意义在于人类母体本身会意识到胚胎可能出现了某些问题。
人类作为一个种族,经过自然界数万年的淘汰和进化,形成现如今庞大的种群,依赖的不仅仅是人本身的创造力与勤劳。在人类和动物在生育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母体本身会按照自然规律淘汰不健康的、有问题的或已经死亡的胚胎,将健康的保留下来,争取生出健康的下一代。在这个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预兆,也就是先兆流产。
现如今因为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系统的完善,怀孕女性能够在发现先兆流产的征兆后及时治疗,但需要具体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是否具有保胎的必要性。
出现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胚胎出现问题,如染色体异常;母体出现问题,如患有某些疾病、内分泌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了外界的有害刺激,如在孕早期接触到有毒有害的物质、出现身体创伤、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出现病原体感染等。
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早期流产非常常见,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即使没有出现先兆流产,胎儿继续发育,也可能在孕检排畸中发现异常,不建议继续妊娠。
而母体患有全身性疾病时,如慢性心血管性疾病、肝肾类疾病、严重贫血等,可能引起流产的发生;在母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时,免疫系统会无差别攻击自身的器官和组织,其中也可能包括对胎儿的攻击;如果母体感染部分病原体,如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在引起先兆流产的同时,还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出现死胎;而母体本身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内分泌异常,也会影响到妊娠,如孕激素不足;外界的刺激主要包括孕妇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辐射,孕妇吸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等,以及对孕妇身心造成创伤的事故或变故。
在这些因素已经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引起先兆流产时,建议孕妇和家属不要盲目保胎,而是仔细考虑医生意见,选择是否终止妊娠,如果终止妊娠,需要注意在下一次妊娠前避免相关因素的影响。
如果在部分因素的影响下胚胎还未出现异常,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或许能够有效保胎,具体需要根据医生的判断。
什么情况该留
孕早期孕激素分泌不足,胎囊不稳定,容易在受到刺激后出现先兆流产。这种类型的先兆流产能够通过口服、注射黄体酮等改善症状,如果在治疗后胚胎能够正常发育,则需继续用药,若先兆流产症状加重,胚胎无法正常留存,则需考虑停药和终止妊娠。能够保胎的重点在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在胚胎健康发育、非常正常的情况下出现先兆流产,一般可以选择保胎。在胚胎正常的情况下,诱发先兆流产的原因多在于过度劳累、意外创伤等情况,因此为了保胎,需要充足的休息、卧床静养,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无论是判断胎儿是否健康,还是该如何保胎,都要根据医生医嘱具体实施。而可能影响妊娠导致先兆流产的疾病因素,建议女性在决定妊娠之前积极治疗和控制,减少其对于妊娠的影响。
判断是留还是流的最终要一点为胎儿是否健康,如果胎儿已经出现发育异常且无法挽回,即使最后出生,发育上的缺陷不仅仅会影响到他/她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影响到他/她的生命时长。出现先兆流产后,可能意味着胚胎发育不良、死胎等情况,需要及时接受检查,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宫内感染,影响生育功能和日后的生活。特别注意,宫外孕的症状和先兆流产类似,因此如果在出现阴道出血及下腹部疼痛后没有及时检查,而是自行保胎,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一旦妊娠后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及时就医,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为了进一步避免先兆流产的出现,夫妻双方最好在备孕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调整状态,戒除自身不良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以最佳状态做好妊娠准备。在成功妊娠后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积极定期检查,有利于进一步观察孕妇和胎儿的身体情况,防止相关问题的出现,以及最终顺利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