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玛杰初
[导读] 麻醉是减轻患者在手术时紧张的情绪,消除手术疼痛的一种医疗手段
        麻醉是减轻患者在手术时紧张的情绪,消除手术疼痛的一种医疗手段。麻醉安全一直是麻醉学永恒的焦点。为患者提供无痛和安全的麻醉方法也是麻醉医生追求的最终目标。如果只有无痛没有安全,那么对于患者是一种酷刑更是容易让患者失去生命。每一次手术,麻醉都是让患者处于一种生与死的状态,所以麻醉医生不可掉以轻心。手术是否顺利进行大部分也取决于麻醉是否顺利。所以麻醉是的小小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每位麻醉医生都要在手术前后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每一位手术患者保驾护航!
麻醉前的准备
        术前访视是每一位麻醉医生都必须做到工作,通过术前访视可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也让患者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1、明确患者的基本情况: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医生要详细的追询患者的手术麻醉史,用药时,过敏史。重复确认患者病例上的一些病史和一些可能病例上忽视的病史。询问病人时对待患者态度要温和,让患者充分的信任医生,消除对于手术的焦虑及恐惧。通过对患者实验室检查,精神状态以及特殊的检查的了解,来完善患者的麻醉方案。
2、与患者有效沟通:术前访视不仅是医生对患者的了解,也是患者对麻醉以及主麻医生了解。医生要让患者了解麻醉的基本过程,告知患者麻醉的基本风险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并签署麻醉同意书。对于患者的疑问也要耐心解答,除了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谈话外,必要时也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信息。之后要告知患者术前需要禁食水以及排空大小便等。提醒患者不要在此期间感冒。如果进行全身麻醉,要对患者的口部情况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困难气道,要为可预见性的情况作准备。
3、进入手术室后的准备:在患者进入手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可以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再次询问患者有无禁食水,有无服用药物,有无来月经等。

必要时可以反复进行询问。复核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血型化验单以及需要输血的准备情况。确认患者是否有假牙,是否取下。确认患者的静脉通路是否通畅,以免造成术中给药的困难。在进行麻醉操作之前需要提前告知患者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比如如需摆放体位,尽量指导患者自行完成,并说明原因,让患者有安全感而不是任人宰割的心理。检查好麻醉机的完好性,准备好麻醉用品,以免操作时慌乱。
麻醉时的注意事项
        进入麻醉状态之后,患者的生命就掌握在麻醉医生的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比如,糖尿病患者,要在术中维持血糖的平稳;高血压患者需要在术中维持血压不可以过低。对于麻醉药品的使用,要根据患者的需求使用,明确每一种麻醉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准备好抢救药物,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要做好应对准备。手术结束后,需要让患者苏醒并且拔管。拔管需要达到拔管条件,患者的潮气量和意识恢复都要恢复到一定的指标。
麻醉后的注意事项
        手术结束后,需要将患者转送至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护送中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监测,对患者的头部要进行适当保护,尤其是在搬动的状态下。回病房之前,保证患者的咳嗽,吞咽反射已恢复正常,可以保持呼吸的畅通,可以自行进行吐痰。对医生的问话可以清楚的回答。回到病房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嘱托,说明吃饭喝水的时间,避免患者术后马上睡觉,让患者家属与患者聊聊天。对于进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要嘱咐患者术后6小时之内不可以抬头,否则容易引发头痛。如果患者在恢复室因为出现严重躁动或者疼痛用过麻醉性镇痛镇静药物时,需警惕发生呼吸和神志抑制的可能性。需观察一段时间后再送回病房。
小结:麻醉一直是一个高风险的代名词,应用到的麻醉药品都存在致命性,操纵着患者的生理状况。麻醉的前中后准备都是至关重要的,麻醉前后与术中麻醉管理同样重要。细节决定成败,麻醉医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