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针对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方式与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采集我院收治的86例孕产妇当做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产妇利用常规性产房护理管理,观察组的孕产妇在此条件下采用安全文化护理,从孕产妇的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的评论对比安全文化应用作用。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程度、护理满意程度评分分别是86.2±5.3、85.4±6.3、90.6±3.9,明显高出对照组的孕产妇的67.3±5.9、70.3±3.6、66.3±2.6。结论 在产房护理管理工作中融入安全文化,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的质量,孕产妇满意程度的提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安全文化;产房护理;护理管理
前言:产房护理作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组成,在妇产科中,医护人员均需要为产妇进行生产之前的监测与接生,不仅如此,还肩负确保孕产妇与新生儿生命安全尤为重要的职责,产房护理需要具备较强的反应速度,还具有高要求、危险性高的要求,产房护理管理者会和孕产妇在整个孕期都会直接接触,所以,增强诊疗结果的准确性及产妇接生的顺畅性势在必行。随着我国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在各大医院的明确落实,但前阶段,越来越多的妇产科人员对产房中工作的安全性给与了高度重视。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采集我院收治的86例孕产妇当做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中孕产妇的年龄区间为23岁到36岁,孕周处于35周到43周;其中包含31例初产妇和12例经产妇。对照组孕产妇的年龄区间为24岁到39岁,孕周处于34周到40周;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孕产妇的年龄及孕周等一般资料额数据对比不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关于对照组采集的孕产妇给与常规性护理,而常规性护理一般包含为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提高心理护理等。观察组采集的孕产妇则是在利用常规性护理的条件下,在孕产妇护理工作中融入安全文化,注重安全文化的护理管理,而安全文化护理管理内容一般包含:第一,在医院中采用小组为单位的方式,定期为孕产妇组织安全知识讲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安全理念。医院还应该在全面掌握产房情况的条件下,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母婴保障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规章制度等重要内容的积极学习,还要定期组织考核,为所有在妇产科工作的医护人员潜移默化的遵照护理安全和法律内容相关知识提供保障,让他们建立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工作质量。在安全教育知识在安全活动培训中的渗透,才能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其二,加强安全文化内容的丰富性,要将护理安全理念融入到护理干预工作中,不可因为安全意识薄弱而导致医患发生医疗纠纷。在妇产科为产妇提供助产帮助时,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保障产妇的安全,自主承担安全保障的法律责任,才能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性,才能确保产妇生产过程中母婴的生命健康。其三,对妇产科护理加强培训,及时纠正医护人员的错误观念。医院需要定期安排产房医护人员参与安全管理培训,重视安全文化在其中的渗透,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专业能力较弱、性格浮躁、服务态度恶劣的护理人员,针对这类护理人员定期开展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增强交流沟通,在对护理工作给与肯定的同时提出工作过程中的失误和应该做出的完善优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老带新的模式为安全意识缺失的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提供保障,让护理人员成功摒弃护理人员的错误理念,提高责任心,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护理人员在助产过程中因为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意外风险,为护理人员全面了解产妇和新生儿安全之间的联系提供保障,防止出现不良后果。其四,护理安全知识监测和考核。护士长应该注重医护人员对安全知识学习的监督,在进行交接班的过程中加强交流沟通,对于其中的缺陷及时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提高对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及时处理,进而利用实践对护理人员掌握的安全知识进行巩固。每周要安排固定的时间对制度进行查对,譬如:交接班体系、消毒隔离体系、抢救体系等,并对其中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实施详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其五,孕产妇的心理指导与健康宣教。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其所处环境的舒适度与其心态对分娩结果存在着直接的影响,但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疼痛确实无法避免的生理感受,因此,在针对产妇分娩过程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从多个方面为产妇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才可缓解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害怕和紧张情绪,通过这种注意力转移的方法,可有效增强产妇的舒适程度,让产妇从心理上减轻痛苦,提升产妇的主动配合程度,让其分娩更为顺利。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的研究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实施计算,计量材料利用均数±标准差代表,计量单位利用t进行检验,两者的比较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的生理舒适度评分、心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程度评分的对比均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者的比较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满意程度对比()
.png)
3讨论
安全文化代表着人们对于自身的行为、相关活动、所处环境、相关调度等角度的观点和看法,在妇产科的管理工作中贯穿安全文化,才能满足医院妇产科的具体特点和产妇分娩过程的安全保障,所以,安全文化在孕产妇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极为显著。在贯彻落实安全文化时,应该先从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管理开始,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医院妇产科的宣教中,将安全保障视为重要目标,为孕产妇创建舒适健康的服务氛围,有效提升安全护理的自主性。还可为医院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全面增强风险的辨识能力与意识提供保障,进而帮助产妇生产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全面思考产妇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和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有效增强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保障。
结束语:
总结上文所述,在产房护理管理工作中融入安全文化,不但可最大限度的增强产科护理工作质量,还能有效保障产妇安全分娩与新生儿的安全,由此表明,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贯穿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郑雪吟,厉跃红,张锦玉.产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26(11):7-9.
[2]宋志洁,朱珠.产房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打造医院安全文化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11):2626-2627.
[3]李氏天.产房安全管理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6(01):120.
[4]苏菊芸,邓慧聪,严小玲.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文化管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3):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