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设备安装后,必须合理安装机械保护装置,这是电气设备安装的关键内容。加强接地系统的安装控制是保护电气设备意外故障损失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具有保护的价值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正确识别和理解电源接地保护的不同方式,我们才能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日常生活中电力的安全和质量有正确的认识,并确保人们生活的顺利进行和生产。在此基础上,结合保护接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接地方式,分析了保护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性接地;应用分析
用于系统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它们用于保护不同的物体。这些生根形式的目的没有区别。它们都通过接地导体,通过接地装置将过电压产生的过电流引到大地,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现代工厂要求接地网络紧密,所有受保护的物体都挂在安全的接地网络上,但是需要从接地设备的等电位点连接不同的接地。在防雷接地方面,雷电产生的雷电流主要通过接地网的有效途径引入大地,以保护建筑物。通常,有两种防雷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避雷针的接地,另一种是法拉第笼的接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防雷方法,并且防雷原理也有很大差异。避雷针的原理是拦截空气中的闪电,使闪电可以自行放电,以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弧下面积,避雷针的高度为从地面算起的半径。对于法拉第笼,认为避雷针的作用范围很小,在受避雷针保护的空间中仍然存在电磁感应,附近附接的避雷针是具有较大电位梯度的强电磁感应区域。周围有陡峭的阶跃电压。该地区的人有生命危险。从各种角度来看,法拉第笼在当前的防雷接地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表明,封闭的金属外壳已完全屏蔽。闪电流动时,它沿着外壳的外表面流到大地,但是外壳中没有感应的电动势和磁通量,也就是说,闪电电流对内部设备没有干扰。法拉第笼下的环形接地环和等电位电压共享网络还可以避免在这种等电位环境中遭受雷击的危险。
在当前的低压电网中,使用保护性接地是一种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接地保护和中性点保护。在设备的中性点和电气设备之间,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设备的导体之间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是电气工作的关键。将电气设备和用户的金属外壳连接到系统零线的过程称为零连接。由于电力系统采用保护性接地,这是我们为电气设备,金属结构和电子设备采取的接地保护措施,以避免电气设备泄漏,线路损坏或绝缘老化泄漏等泄漏事故造成的损坏。通过接地线,将可能发生的线路泄漏,设备泄漏,电磁感应,静电感应等过电压通过接地电路引到地面,以免造成设备损坏,确保人身安全。有了接地保护,泄漏电流可以迅速接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有电气设备,钢结构,电子和仪表设备都必须与接地网可靠连接。简而言之,在电力系统中,接地和零接点的目的是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工作接地。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例如保护性接地和中性点。虽然就接地的性质而言,有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和静电屏蔽接地,但它们的作用不仅是上述两种。对于不同的电源系统,这些接地也有不同的选择。两种不同的保护方法的客观环境是不同的。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设备和人员的保护性能,还会影响电源的可靠性。不同的供电方式对接地系统的要求不同,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同。
1.保护接地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电力安全一直是电力系统评估配电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最新的低压行业标准gb7251.1-2013明确规定配电设备应采用保护性接地。如果电气设备未采取接地保护,则当绝缘部分损坏或相线接触外壳时,电气设备的外壳将带电。如果人体接触被绝缘材料损坏的电气设备的外壳(框架),则有触电的危险,这将直接导致死亡。相反,如果将电气设备接地以进行保护,则将产生短路电流或漏电流大的电路的单相接地短路或漏电故障,从而使保护装置(断路器或漏电)更好。断路器可以跳开,电源故障线会自动切断,以便及时检查和维修,避免了电气设备泄漏状态操作对人体(或设备)的威胁。
2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的作用
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可有效防止漏电造成人员伤亡。
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接地保护可以避免雷电,火灾等因素对电气设备和电路的损坏。通过接地保护,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1预防和控制触电
人体的阻抗与周围的物理环境直接相关,其值与环境湿度成反比。但是,当物理环境处于潮湿环境时,人体的实际电阻值会相对较低,会受到电气故障的影响,导致触电等问题。在相对干燥的物理环境中,人体的皮肤表面将相对干燥,并且人体对外界的实际抵抗力也相对较大。在轻微电击的影响下,人体可以迅速摆脱电击的根源。电气设备安装了接地装置后,电气设备将通过接地线与大地相连,以确保电气设备的电势更接近于大地的电势,以确保电气设备并避免严重伤害和对人体的影响。
2.2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在变电站或相关变电站中,电气设备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将三相线的中性点接地来实现的。接地电阻的要求相对较小。对于某些高级变电站,采用接地网的方式进行接地保护。因此,接地电阻相对较小并且可以可靠地接地。在变电站接地保护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中性点与地面之间的电势接近零。
3.保护接地方式
所谓的保护性接地方法通常是接地保护,这意味着在日常的低压配电情况下,不应将电气设备带电,因为在其他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电气绝缘材料,然后再带电与接地物体的电线连接。这种接地保护方法在当今社会中经常使用,可以起到安全有效的作用。
3.1防护接地的目的
保护性接地的目的主要是指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在发生事故和损坏时暴露出带电金属体,从而导致设备泄漏的情况。在设备泄漏过程中,它可以与地面紧密连接,有效地防止电流,限制强电流通过人体的意外泄漏,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并防止发生意外电击事故。
3.2保护接地的优点
保护性接地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降低泄漏设备的接地电压。其次,可以减少零线短路引起的危险。第三是能够控制电阻。只有控制电阻,电流才能有效分流,这是一种瞬时保护。由于延迟时间短,我们具有进行二次分流的足够优势,可以有效地缩短时间并大大降低电击危险。
3.3保护接地的应用限制
保护性接地应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供电和配电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情况。这是因为在设备故障过程中,将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并且短路电流将流经每个设备。如果短路后产生的电流无法及时融合,则设备将始终处于长期通电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因此,应注意这一点。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供电和配电系统中,经常采用保护性接地和零位保护作为安全技术措施。对基本定义进行了全面,正确的解释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和说明了使用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洪舜贤.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方式分析[J].大众用电,2017,32(06):23-24.
[2]邢佳玉.针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用电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4):179.
[3].邱海良.建筑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接地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126-127.
[4].米贞力.建筑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接地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7):236-237.
[5]赵琦.低压配电系统中接地与接零保护探析[J].科技资讯,2012(04):141.
[6]熊邦国.简谈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8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