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中医类高校必修课,知识点多,难学易忘。为改善教学效果,本研究将程丑夫教授中医内科临证歌诀运用于《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教学,在教改班和对照班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讲授相同内容,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歌诀记忆法”教学模式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程丑夫教授,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歌诀
Fan Fu-yuan﹡1,2,Tan Chao1,2, Li Da1, Chen Tong1
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China;2 The Domestic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Chinese Medicin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University of TCM.This course is very informative,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and easy to forget.This?study?applies?the?poems?created?by?Pro.Cheng?to?the?teaching?of?pulmonary?diseases?in?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A parallel?control?study?was?carried?out?in?the?teaching?reform?class?and?the?control?class. The?results?showed?that poetry?teaching?model?helps?to?memorize?knowledge?and stimulates?students’?interests?in?study.
Key Words:Pro.CHENG Chou-fu,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method of teaching,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中医内科学是我国中医类高等医学院校必修的一门临床课程,其教学要求是要求学生在已有的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学基础上,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掌握重点病、常见病的主症、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重要知识点。因知识点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难以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记忆效率低,且容易遗忘,以致中医内科学在在校考试、执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等各类成绩中一直都不够理想。如何帮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学相关知识点,且能快速、持久“记忆”相关知识点就成为了摆在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提高记忆的方法有多种,经综合分析“歌诀记忆法”便是其中之一,被誉为“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1]。歌诀编写应:语句通顺,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简明精练[2]。一首成功的教学歌诀应是医文并茂,声韵和谐,易解易背[3] 。
程丑夫教授是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他熟读经典,家学渊源及个人中医底蕴丰富。当程老了解到中医内科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后,便以“十二五”《中医内科学》教材内容为蓝本,将中医内科66种常见病以传统诗歌的形式写成歌诀,内容简明,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程丑夫教授创作的中医内科临证歌诀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在辨证论治部分将因机证治,理法方药紧密联系。并且在歌诀的创作中融入历代中医经典及其个人临证经验,既是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对教材内容的升华,更切合临床实际,这样的歌诀不仅仅是知识的概括总结,更是程丑夫教授中医内科临证经验传承的载体。
有了歌诀,还要与教学有机结合,我院内科教研室的教学团队尝试从“学法“入手进行改革与创新,将程丑夫中医内科临证歌诀运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因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可能有其优点和不足,如何扬长避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需要不断研究探讨。因此,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我们对2013级中医临床专业七年制教改班在肺系病证的教学中采用了中医内科“歌诀记忆法”教学方式,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2013级中医临床专业七年制4个班,其中1、3班为平行对照班,2、4班为教改班。平行对照班学生84名(1、3班人数分别为42人,42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5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教改班学生84名(2、4班人数分别为45人,39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47人,采用“歌诀记忆法”授课。
1.2 教材与学时
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为统一教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研室任课教师提前开会,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的和学时安排,编写肺系病证“歌诀记忆法”教案,统一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课时分配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各2课时,肺痈、肺痨、肺痿各1课时。
1.3 教师安排
全脱产专职教师4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
2. “歌诀记忆法”肺系病证教学应用
2.1 教案编写与集体备课
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编写教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组织与实施,其中教学组织与实施环节是“歌诀记忆法”教学应用落到实处的重点部分。通过集体备课,由主备课老师结合教材内容与歌诀特点提出歌诀使用的教学环节,集体讨论合理性与可实施性后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最佳应用效果。
2.2 教学实施
在进行《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教学过程中,教研室任课教师将程丑夫中医内科临证歌诀穿插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重点用于疾病的小结部分,全面扼要地对某一疾病的定义(主症),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各证型代表方等进行总结归纳并加以阐释,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疾病,加深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歌诀记忆法教学应用举例:如感冒歌诀:“感冒之病风主因,夹寒夹热多冬春,盛夏则曰阴阳暑,解表达邪表自清。风热银翘寒荆防,辛热辛凉法皆辛,阴暑香薷阳白虎,加减葳蕤参苏灵。”前四句是对感冒病因病机、好发季节、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的总结;后四句则是对感冒辨证论治的主要证型和代表方的总结。“感冒之病风主因”告诉我们风为百病之长,最容易夹邪致病导致感冒,因此感冒又叫“伤风”;“夹寒夹热多冬春”是说感冒好发于冬春两季,多由风夹寒热之邪所致;“盛夏则曰阴阳暑”是说夏天的感冒有阴暑和阳暑之分,贪凉的所致是阴暑,受热中暑是阳暑。“解表达邪表自清”是指感冒的治疗原则是“解表达邪”,能够使病邪在肌表就被清除干净,恢复人体的正常机能。“风热银翘寒荆防,辛热辛凉法皆辛”告诉我们风热感冒要用银翘散,风寒感冒要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不论风寒感冒用辛热之剂,还是风热感冒用辛凉之剂,治疗感冒都要用“辛”味的药剂去散邪,这里暗合了朱丹溪先生提出的感冒治疗大法“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阴暑香薷阳白虎”是说阴暑感冒要用香薷饮或新加香薷饮,而阳暑则要用白虎汤或白虎类方治疗;“加减葳蕤参苏灵”则是指虚体感冒,阴虚感冒要用加减葳蕤汤,气虚感冒要用参苏饮,效用都很灵验。
2.3 落实课后背记
每次课程结束都要求学生在当次课后必须背熟当天学习的中医内科临证歌诀。为了切实落实背记任务,教师们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初学中医者熟记这些歌诀的重要性,歌诀记忆不但有助于知识点记忆,而且在未来有助于临床。国内同行前期研究提示:“歌诀法”在临床工作中,适时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其魅力[4]。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主要措施督促学生加强背记:①以寝室为单位,2-3人组成一个歌诀背记小组,抽查互背过关。②在课堂上随机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并评分,在每堂课上至少抽查3-5名学生背诵之前学过的任意一首歌诀。③在肺系病证学习完成后,与随堂测试一起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中医内科学歌诀测试,歌诀默写成绩记入平时成绩。
3. 研究结果
3.1 教学效果评估
表1.教改班与对照班单元测试成绩总评分析
.png)
经分析,教改班学生成绩分布跨度较大,优秀、良好人数较多,及格率较高。在记忆性试题和案例分析性试题得分率和平均分较高。对于论述性试题两组学生差距不大。因此,“歌诀记忆法”可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记忆,由于对知识点相对全面的记忆和掌握,进而有助于对病情的全面认识,从而提高解答该类试题的正确率。
3.2 学生教学反馈
程丑夫教授中医内科临证歌诀和“歌诀记忆法”在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可,他们认为歌诀化繁为简,用精炼的七言短句,从因机证治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概括了每一肺系疾病,要点突出,便于记忆,尤其是在易混淆的知识点上,有很好的辅助记忆作用。如哮病和喘证,哮病歌诀的前两句是“哮病发作喉哮鸣,宿痰伏肺诱外因”,很好地概括了哮病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其发病的基本原因是宿痰伏肺遇外因引触而发作;喘证歌诀的前两句是“喘证气促咽无音,虚喘实喘慎分清”,说明喘证发作时是以呼吸急促困难为特点,喘证辨证首先要辨虚实,再把两首歌诀一对比,哮病和喘证鉴别的关键点也显而易见了,二者发作时都有呼吸急促困难,但哮病以喉中哮鸣为特征,喘证则以呼吸气促为特征,同时暗合了《医学正传》“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的原文。反复诵读歌诀让同学们心怀感恩,同时培养了卓越意识。有同学说:“悠悠歌诀,程老谱之,惠及众人”,在歌诀中感受到名医对疾病和临证经验的用心总结,激励他们勤学深思多总结,并立志成为名医的卓越意识。
4.问题与展望
国内同行的相关研究也显示歌诀记忆法能增加记忆的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愉悦感,使学习过程不枯燥,且记忆深刻,学习效率高[5]。程丑夫教授中医内科临证歌诀的教学应用才刚刚起步,处于经验摸索阶段,从初期的教学应用来看,歌诀记忆法被大部分学生接受和喜爱,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同时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卓越意识。但是我们目前采取歌诀抽查和默写测试等督学策略,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偏于刻板,而且部分学习积极性不足的同学没有把歌诀记忆落到实处,影响了检测成绩。以后我们将不断努力进一步完善这种教学方法,尽量让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每一首歌诀,用好每一首歌诀,提升课堂效率,改善长期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1] 柴永贤.歌诀记忆法——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J].甘肃教育,2010,1:53.
[2].卢新政.等.自编歌诀用于心血管内科学临床教学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79-80.
[3]王月.改进方歌有利于提高方剂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9 ( 1 ):16-18.
[4]乔静,张建平,王微微等.归纳歌诀教育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6):188-189.
[5]孙必强,李美珍,周英.强化记忆法在高职高专中药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5):58-59.
【基金项目】1. 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歌诀记忆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5-221)
2.湖南省教育厅“教育强省建设重点推进工作项目”(QSB03)
【作者简介】范伏元,男,国家三级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防治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研究。
同时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姓名:范伏元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年3月
民族:汉族
籍贯:湖南省桃江县
学位:硕士
职称:国家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职位: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单位(到科室):湖南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
寄刊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观沙路269号八方小区B区16栋二单元8楼
邮编:410007
电话:13607314168
邮箱:ffy023@163.com
【通讯地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95号,410007,1360731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