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骨科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将人文关怀与康复护理结合,提高骨科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方法:对照组对骨科康复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康复中应用人文关怀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文关怀、骨科康复、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骨科康复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从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为进一步提升骨科患者康复的质量,我院骨科2018年2月开始在骨科患者中开展人文关怀,有效舒缓患者的心理负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构成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种、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
1.1.1人文关怀的应用方法: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对人应有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它集中表现为对人文价值的弘扬和对人性的根本关怀。
应用方法具体包括:
1)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创新服务理念,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规范服务,注重服务细节:推行“十步、五步、一步”服务。即患者距护士十步距离时,护士应着装整齐、微笑、准备服务,五步时维持微笑并问候,一步时应介绍自己、提供服务。制定医务人员标准文明用语,服务过程中多说爱语、敬语、关怀语,经常交流、耐心解释、主动安慰,保护隐私。
3)强化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礼仪及沟通能力培训;加强传统文化培训;树立护理人员的人文意识,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性、规范性、严谨性、高效性,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安全感。
4)创建温馨就医环境:打造走廊文化,骨科专科知识上墙;打造开放式温馨护士站,放置花卉,护理园地每月更新版面,围绕患者需要的健康知识和答疑解惑更新;强化医院卫生清洁。
5)构建人文环境:在护理工作中融入现代礼仪,保持仪表整洁,沟通中彰显人文尊重患者人格、换位思考,提供专业温馨的个性化服务。
1.2.2人文关怀内容:具体包括:
1)尊重患者人格权、知情权、隐私权,开展有创、特殊检查和治疗前告知患者;保护患者个人信息,不泄露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风俗习惯、地方文化、信仰等产生的不同需求,尽量满足患者需求。
2)充分理解、关爱患者,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下提供专业护理、行动指导、心理护理、精神呵护,让患者信任并配合护理工作,有效减轻患者病痛。
3)每月定期召开病友联谊会,护士讲解健康知识、老病人分享康复成功经验、新病人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护士现场答疑。联谊会的开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患者间以身说法,护士现场教学,收集信息,制定下一步方案。病友联谊会的开展,增强护患共同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医治疾病的路上携手共进。
2.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80例患者中,康复满意度为98.8%;对照组80例患者中,康复满意度92.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骨科住院的患者群体中,多数患者是外伤所致,入院初期就受到伤痛困扰,特别是对于车祸等意外原因造成的伤害,患者还处于不安状态中没有得到缓解,进入医院以后面对陌生环境和医护工作者,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着良好印象。
患者在康复中难免会产生疼痛感,进而影响到术后恢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情况进行实时准确的评估,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性运动,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于疼痛认识,消除其不安心理,也可以结合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骨伤患者在进行康复性恢复时,充足的休息是保障伤病好转的重要因素,在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后,可以使患者降低对陌生环境的抵触性,提高睡眠质量,进而加快康复过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术后早期、科学、持续的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者及时有效配合康复治疗,有助于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让病人能够尽快、更好的回归家庭和社会。但是康复之路痛苦且漫长,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配合,病人将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我院骨科2018年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后,患者康复满意度达98.8%,患者康复满意度大大提升。骨科开展人文关怀,能够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康复患者的情况,及时修改康复方案。在技术服务中融入文化服务和情感服务,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本研究显示,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有着明显提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患者提高术后对于疼痛控制的参与性,使医患之间联系从最初的被动宣教,转变成平等互动,使患者可以参与到对疼痛干预的控制中来,并且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护理,这也增强了医患间有效沟通,使患者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可以使骨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提高对疼痛的认识,增强患者参与性,改善患者护理效率,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进一步加快患者恢复水平,在临床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萍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 [J],医学信息 2010.4(10):2866
[2]秦建华 浅谈骨科中的人性化护理[J].大观周刊,2012(48):350
[3]刘新玲,浅谈护理优质服务的实践与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6,19(6):521-523
[4]马春晖 浅谈护理人文关怀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中国医学人文2018,4(5) :195
投稿人:俞志红18087476229麒麟区人民医院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南宁西路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