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编写实践心得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于淑民,李金玲,邵天祥
[导读] 《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的编写主要涉及到中医药字词的阐述、中医药诗词、谜语的收纳
        【摘要】《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的编写主要涉及到中医药字词的阐述、中医药诗词、谜语的收纳、古代名医的典故趣闻、中医药方面的相关典故以及中医药所需普及的常识几个方面。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延续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件大事。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中医药文化中小学读本可以培养提升我国中小学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可增强中小学学生对中华民族固有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在科普读物方面得到不断的拓广,得到了基层群众的一致认同。中医药文化能够帮助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加有利于在中医药知识在生活中的普及传播,因此越来越多的大众群体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医药文化也深受一线群众的深度喜爱。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文化读本;中医药文化;文化精髓

         
        引言:面向中小学的中医药文化读本编写工作是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不仅有利于引领中小学青年强身健体找到科学的强身健体之法,同时对于培养热爱,继承,发扬中国固有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情感,更能从根本上增强中小学学生对中医药方面的传统领域的文化自信[[]]。《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医药字词解释、中医药诗词、古代名医的故事、中医药方面的典故、中医药方面的常识。以上述几个方面知识为读本阐释主体,以中小学群体为主要阅读对象,以普及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读本编写原则,有利于推动中医药知识文化全面普及,同时这也是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的重要、有效、且不可或缺的途径。读本的编写充分考虑到中小学学生群体所特有的阅读兴趣,突出以故事讲解为核心的编写意向,同时《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严格遵循和充分考虑到现阶段中小学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主要以普及科普要点,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兴趣,涉猎中医知识,强化对中医文化责任感为主要目标。同时读本叙述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活泼,力求坚持以科学科普,实用有趣为主要编写原则进行编写。
1 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编写的实践背景
        《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是一套以国家全力加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支持为大背景,面向普遍的中小学学生群体的科普读本。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发展,经过无数医学劳动者结晶而成的中国固有传统文化遗物,在中小学展开普遍的中医药知识教育能够为国家未来的中医事业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事业以及相关领域发展的逐步重视,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从娃娃开始紧抓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医药文化普及推广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从中小学阶段普及中医药文化教育,首先可以高效推进中国中医药事业先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其次,这也是倡导引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不可或缺的举措。以形式活泼,实用为主,能积极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为编写目标的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的编写有利于中医事业未来人才储备的扩大和中医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增强。
1.1 深入了解阅读对象,明确文化发展重心
   在编写《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以及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中小学学生群体的普及过程中,明确中小学学生群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是编写读本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恰当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通常,中小学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灵敏的,他们的脑力发育基本处在直线型、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段,这一群体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水平普遍处在较高时段,因此他们对于常用性知识的接收能力非常强大。中小学生群体通常具有高强度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对紧密型逻辑思维的转换有所欠缺,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概念,同时不能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也是中小学学生群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采用科普读本为载体,普及中医传统文化知识为目标普及方式成为了当前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重要途径之一。中小学学生群体作为中国未来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对未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用巨大。
1.2 中医文化固存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
   由于中医医学技术适用性非常广泛,加之气所带来的副作用远比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要小,同时中国作为中医医学技术的重要发源地,如今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面临一定的质疑与挑战,所以当前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持续共同的努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基础教育的支撑,基础阶段教育更需要中医药文化的参与[[
]]。2012年12月22日,习总书记对中医学院成立60周年表示诚挚祝贺,同时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完善中医事业的发展政策,2015两会提出了振兴我国中医事业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则通过了“健康2030提案”。国家层面的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充分表明全面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中小学的必要性,同时也表明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 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的编写实践特色
2.1 发掘读本四个特色,兴趣引导科学普及
         由于读本编写的主要针对群体(中小学学生群体)比较特殊,所以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中小学学生群体的认知思维和知识水平,始终坚持以形象化的语言和易于理解的论述形式,加上生动有趣的故事解读为主要的编写原则,以求达到充分利用特色,坚持以兴趣引导,科学普及为编写的主要原则。下面将从读本编写的四个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便于读者深入了解其核心内容:
        2.1.1 编写定位对象明确,内容形式协同并重
        编写读本的过程中,作者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学生进行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普及,并且充分考虑到群体的固有特征,采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论述。
        2.1.2 启发学生兴趣为主,适于中小学生涉猎
        书中全体内容分为五个章节,再考虑到中小学生便于理解阅读的基础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论述,同时涉及内容全面而广泛,非常适合中小学学生涉猎性阅读,但同时兼备了极高的实用价值。
        2.1.3 编写内容图文并茂,论述形式通达权变:在经过认真深入思考和仔细推敲后,读本划分了以不同形式为论述主体的五个部分,分别为以理解阐述为主的中医药字词阐述;以诗词引导的学习探知;以名医故事为主的阅读版块;以中医典故为主的阅读单元和以常识涉猎为主的常识洞悉版块。在不同的版块与单元之间穿插实用内用的同时,采用通达权变的论述方式进行论述,编写内容可谓独具匠心。
        2.1.4 读本内容科普为主,讲究使用趣味导引:读本的内容在编写时以中小学学生为主要阅读对象,编写时力求科学引导,读本内容涉及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药常识应用以及中医基本理论。注重对日常生活领域常用中医知识的精华挖掘,全面体现科普知识应用于生活领域的重要性。
2.2 中医实践广泛应用,社会影响日趋明显
    《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在实践运用中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运用,不少中小学已经将其作为中小学学生涉猎必读的校园文化读本。在不少中小学将其作为读本以后,各中小学学校全面展开以中医药文化传承实践为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并将以“五禽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活动与校园体育课堂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中医文化进校园运用实践效益的最大化。在社会效益方面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推动的,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的同时也成为了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纽带,充分展现了中医药文化读本带来的显著社会效应。
3 全面思考编写过程,深入感受获得体会
         3.1 挖掘生活素材,内容深入浅出
        在编写的过程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要在让中小学学生易于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将中医药文化向中小学学生深入普及的目的。因此在编写的过程中,在注重生活实践引导的同事,内容的深入浅出也是读本独具特色之处。
         3.2 立足读本阅读,扩宽学生视野
        读本内容基本涵盖了中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全方位考虑到编写内容对读者阅读兴趣的影响。在解决中小学学生消除对读本语言困难的同时,全面深化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之心。
         3.3 知识潜移默化,传承润物无声
        在读本“深入浅出,广泛涉猎,科学普及,兴趣导引”的编写原则下,“中医药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同学们的视野和生活中,让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轻易理解,全面实用,润物无声的读本内容是本书的重要特色之一。
四、结语:
        《面向中小学校园的中医药文化读本》的编写始终坚持生活实用,兴趣引导,科学普及的编写原则,读本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面向中小学学生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是一项需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不断形成的科学工程,需要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工作者脚踏实地,务实认真地付出心血与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宣传普及之效果。
         
【参考文献】
[1] 闫士翔,毛雁荣,闫剑坤.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探索[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205.
[2] 王国强. 大中小学校长倡议中医药文化进校园[N]. 光明日报,2017-2-15(4)
[3] 张丽,张焱. 中医药文化传承要从基础教育做起[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