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引流术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患者共1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儿采用精心护理的手段。结果:在精心护理后,8例患者满意,5例患者一般,1例患者不满意,整体比较满意的患者13例,在护理疗效上总满意率是92.86%,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做好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引流术的护理非常重要,利用合理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引流术;护理方法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由各种不同的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化脑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本病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继发于败血症,但有的患儿无败血症症状,而仅有暂时的菌血症,也可作为一种局部感染而存在。这种疾病对小儿的影响极大,在临床上要加强治疗的手段。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引流术护理对策,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患者共1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引流术护理的具体对策,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患者共1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6.1个月到1岁2个月,平均在9.78个月;引流的时间为15-66d,平均引流的时间为42.3d,其中有6例拔管出院,8例患者行腹腔内置管出院,对这些患者采用精心护理,观察护理的临床效果。
1.2.入选标准
所有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都是经过监护人签字同意,所有患者在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烦躁、伴有抽搐的症状,并且嗜睡,在临床上诊断为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脑脊液生化的改变。
1.3.护理对策
1.3.1.术前的护理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包括常规的一些护理方法,给患者的病房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氛围,适合小儿在术前进行修养,适当对病房进行隔离,减少患儿的感染机会。还需要在手术前给家长讲解进行侧脑室引流术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手术后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减轻患儿恐惧的心理,对患儿要多进行安慰抚摸,使患儿在手术中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1]。护理人员要协助患儿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身体的各项指标,为患儿手术部位备皮;对患儿身体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的关注,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方便把术前的各项指标与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
1.3.2.术后的护理
手术后的护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进行,(1)手术后对患儿进行基础的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床单被套干净整洁,地面要防滑[2]。患儿在术后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要注意患儿在床上的姿势,应该让患儿去枕平卧,平卧的时间为六个小时,在平卧时避免患儿乱动,需要对患儿的头部两侧用沙袋固定起来,防止患儿活动太大,使管脱落,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患儿平卧修养时,对患儿进行适当的拍背,保持患儿身体不发生压疮以及肺部感染的情况,需要对患儿的四肢和骨隆凸出进行按摩,按摩的时间一次为3-5分钟[3]。(2)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特征,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监测,包括对患儿四个小时需要量体温一次、脉搏一次,观察患儿的呼吸,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给相应的主治医生,对患儿的异常进行及时的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1.3.3.对引流管的护理
首先要对患儿的引流管进行相应的固定。把引流管在穿刺的部位绕管缝合一针,再用多层无菌大方纱环绕引流管包扎成井字,最后用胶布包成蝴蝶型形状进行固定,无菌纱布轻轻固定在引流管的上方,用胶布再次进行固定[4]。其次,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引流液性质的引流液的量。观察的指标是引流液的颜色,引流液显示的是比较浑浊的话,说明患儿感染严重,无色透明说明患儿的状态正常。引流液的量直接标志着患儿颅内压的高低,一般的引流液的量24小时保持在50-200ml之间,超过了200ml,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给医生,对引流瓶的高度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出现由于患儿情绪的不稳定引起的引流量过快的话,应该暂时夹闭引流管,防止患儿体内的颅内压过低。第三,患儿的伤口处理,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伤口进行处理和消毒,防止术后的感染。在对伤口进行处理时,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伤口敷料有没有干燥、有没有出血的症状,头皮下有没有出现水肿的情况。最后,对引流管的拔管护理,对患者进行引流的时间最短为16小时,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显示正常以及病情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可以进行对引流管拔管,在引流液减少到50ml以下,对引流管夹闭一到两个小时,患者颅内压趋于正常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拔管。拔管后的伤口处理也非常的重要,用无菌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观察患者有没有无脊液漏,一旦发现异常应让主治医生进行及时的处理[5]。
1.3.4.体温护理
护理人员要经常为患儿测量体温,让其保持正常体温,预防发烧所引起的脑细胞损伤以及脑组织耗氧量的减少。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就要立即对其进行物理降温,例如,在患儿腋下、头部还有腹股沟大血管这三个位置放上冰袋,主要还是在头部进行冷敷,并要随时注意更换冰袋。
1.3.5.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意识状态进行仔细、密切观察,即观察其肢体活动以及瞳孔对光反射和瞳孔大小等情况,按其病程的好坏程度每隔1~4h对其脉搏、血压、体温、呼吸进行测量,同时做好详细记录。
1.3.6.惊厥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与医生紧密配合,及时为患儿准备好镇静剂以及脱水剂,以此来防止患儿出现持续惊厥现象,从而降低其脑组织缺氧机率。一旦发现患儿出现惊厥现象,立马在患儿的上下齿之间放入缠有纱布的压舌板,以此防止患儿将舌头咬伤,如若舌头后坠还要利用舌钳将患儿舌头给拉出来,以免引起窒息,要及时清理患儿口中的分泌物,防止其堵塞患儿的气管。早期进行给氧,让脑细胞耗氧量得到保证,如若患儿出现躁动不安状况,可适当合理的对其进行约束,以此防止患儿自伤或是坠床。
1.3.7.营养护理
为患儿提供易消化、高蛋白、清淡、高热量、多水分、高维生素的流质或是半流质饮食,以此来保证患儿体内有足够的营养,如有不能口服的患儿就对其进行鼻饲,并且护理好患儿的胃管。
1.3.8.感知异常护理
为患儿的感知进行仔细检查,例如瞳孔对光的反射程度、瞳孔大小、对声音的反应、眼外肌运动、肌肉张力等这些感知进行检查以及护理,并且要采取集中进行法,以免其受到刺激。
1.3.9.预防意外受伤以及并发症护理
首先对患儿的口腔要加强护理,即在其昏迷期间护理人员要用1.5%的双氧水或是生理盐水为其口腔以及鼻腔进行清洁,3~4次/d。其次对患儿的眼部也要加强护理,对于眼睑不能闭合的患儿利用生理盐水对其双眼进行冲洗,2次/d,然后再利用凡士林油纱条覆盖在其眼睛上面,最后利用0.25%的氯霉素眼药水对其眼睛进行点滴4次/d。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x2进行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来我院进行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引流术的患者,通过医生精心护理的模式,在临床的上取得不错的疗效。在精心护理后,8例患者满意,5例患者一般,1例患者不满意,整体比较满意的患者13例,在护理疗效上总满意率是92.86%,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显著。
表1所有患者护理后护理疗效的满意度
.png)
3.讨论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期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引起此病的因素有很多,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在临床上的表现比较复杂,且病情十分危重,因此,应该及时的对患儿进行相关的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危机,患儿容易出现脑抽,严重的会危机到孩子的生命[6]。对这种疾病采用侧脑室的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利用引流管放出患儿脑内过多的脑脊液,使脑内的颅内压恢复正常。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此病的重要且有效的保障,该护理不仅能够使患儿身体得到康复,还能对其心理进行安抚,对患儿的生活安全以及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赵志宏[7]等人为了讨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抽选他院所收治的10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引流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10例患儿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基础护理,结果发现10例患儿都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均好转并且出院了,所以这些护理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患儿起着关键作用,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患儿进行这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还有崔秀格[8]为了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选取他院所收治的20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20例患儿进行治疗以及各项精心护理,结果发现患儿体温不仅迅速恢复正常,还降低了其颅内压,营养状况也表现良好,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得到了有效控制,更是预防了硬脑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3个月随诊,效果满意。
在本次的研究调查中,对患儿术后采用精心的护理手段,护理的方法有在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基础的护理,包括对患儿以及家属做好心理上的疏导工作,减少他们紧张恐惧的心理,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安抚好患儿,使患儿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手术后的护理特别的重要,本文讲解的已经很详细了,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护理的程序。
参考文献:
[1]赵志宏,迟巍.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室管膜炎侧脑室引流术护理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2,08:112+115.
[2]陆珊珊,王菊廷,陈东亮,陈承英,胡晓晴,刘叶婷,刘丽秀,黄春盈,黄子娟,宋小春,罗福燕.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