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科护理学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性、理论性教学特点十分突出,在临床教学中属于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属于可变因素,因此需进行积极应用、选择,使教学任务的完成度提升,进而实现教学目的。现使用取舍外科护理教材内容,使教师队伍结构予以改善,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临床见习和实习管理力度加强,进而获得优质的效果。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教学;临床接轨
How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of "Surgical Nursing Science" with clinical practice
【Abstract】:Surgical nursing is the core course of nursing specialty. Its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re very promin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clinical teaching. The teaching method is a variable factor in teaching, so it needs to be actively applied and selected to improve the completion of the teaching task, and then achieve the teaching purpose. The content of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 materials is now used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the teacher team, and the use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internships and internships, thereby obtaining high-quality results.
[Keywords]: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 clinical integration
外科护理学属于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实践性和理论性提升,备受临床教学和学校重视。现今护理学主要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学科,进而结合艺术、科学、人道主义[1]。外科护理学主要将外科患者作为主要护理服务对象,对其护理技术和理论进行研究。护理理念形成与时代进步存在一定关系,进而使外科护理服务的内涵予以丰富,针对外科护理人员的要求逐渐提升。外科护理工作具有抢救多、急诊多、工作强度大的特点。外科疾病病情十分复杂,存在手术和麻醉的风险[2]。外科疾病具有急危重等特点,让患者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需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外科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故而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必须将此门课程真正的与临床接轨,使学生毕业后尽早适应外科护理工作[3]。通过对医院外科护理岗位知识、技术等进行充分调研,将外科护理教学与临床实际相接轨,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和探索,获得显著效果。
1.根据岗位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现根据我国制定的《外科护理学》教材,教材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十分贴近高职护生岗位定位,对护士职业资格准入客观要求予以兼顾,依照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其实用性较高。我国经过医院实际调查,根据高职护生就业需求,合理取舍外科护理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和适用性。如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外伤患者较多,因此需对外科损伤患者护理教学力度加强。而对不太常见的疾病护理予以相应简化,适当增减内容,在总体课时不变的情况下,使临床岗位和教学内容予以突出,并进行良好对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2.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使教师队伍结构改变
为满足临床工作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利用教师的假期安排其到医院进行挂职锻炼,对教师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培训,进而同步专业教师的临床知识和岗位需求[4]。对新来的外科护理专业教师进行高层次教育、教学改革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进而实施教学研究。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外科护理专业教师的导师。
只有拥有一支结构较优的外科护理专业教师队伍,所有教师都具有“双师型”素质,才能在传授知识时举实例,才能使学生更加接近临床,与临床接轨。当然在教学中需重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学习。
3.依照外科护理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对其知识和技能充分、熟练的掌握,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使书本知识与临床更加贴近,在教学中主要实施以下教学方法。
3.1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主要依照一定技能进行培训,针对真实情景予以典型化处理,进而制定供学生分析、思考、决断的案例,经过相关讨论、独立研究等方法,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予以提升[5]。我们实施案例教学主要特点为:案例主要来自学生收集资料,并不是由教师主动提供。如在“阑尾炎护理”一节课教学中,有学生曾患有阑尾炎,患者亲身经历会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在新课任务布置之前,需收集学生的相关案例,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案例进行辨别,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分组进行讨论,最后对学生讨论意见进行总结归纳。经案例讨论可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冲突、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初步认知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方法与程序,使教学与临床接轨。
3.2标准化教学模式
在学习术后护理和相关外科疾病护理干预时,使用标准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前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组织学生和外科护理教师共同探讨,设置教学计划,准备相应的模拟器材和场地。由教师依照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配角色、演练,让学生依照相关规定,实施相应角色演习,最后由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设计教学环境和过程,与实际医院情况相接近,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升,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充分体会角色、作用、地位、工作等,在学生实习前充分了解外科护理工作程序。
4.充分使用教学资源,将护士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予以融入
根据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将护士资格考试知识点予以明确,并针对各系统知识点予以联系临床,将护理专业特点予以提出,尤其要注意人文关怀及知识宣教。将临床应用较少、不必要、重复的知识点予以删除,围绕考点进行讲解。针对考试重点、难点在课堂上进行详细剖析、讨论,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根据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将教学内容予以简化,使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外科护理学相关知识,为后续自我学习奠定基础。
5.将临床实习管理能力增强,使教学和临床工作无缝对接
护理专业理论知识需与临床工作进行良好连接,才能体现护理服务的意义,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更加全面。现在高职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只是被动的完成护理措施,而将学校学习到的相关护理知识忘得一干二净。虽然实习医院护理部说有出科考试,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存在“应付差事”的情况,根本没有把临床实习当回事儿。故而应该趁学生在校期间多组织进行临床见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而在学生实习期间加强自我管理,充分利用实习的宝贵时间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学和临床工作无缝对接。6.小结
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管理工作,学校[感觉前言不搭后语]需与医院合作,为学生提供临床实习机会,并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操作技能,并对单位相关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管理职能予以熟练了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充分适应临床工作,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一莉,应碧荷,陶然等.基于问题情境的外科护理学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70-71.
[2]丛小玲,杨艺,李璐寰等.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外科护理学情境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护理研究,2016,30(16):1977-1979.
[3]樊建楠,田岳凤,焦锐等.小组式教学在护理学专业临床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J].护理研究,2018,32(6):959-960.
[4]阚丽君,刘文波,王淑荣等.PBL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9):44-46.
[5]常宪明,陈锋,胡玉春等.以案例为基础学习引入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对医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5):73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