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 凌甜云 邵丽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 总结针对高血糖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护理方法
        摘  要:目的  总结针对高血糖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在我院2020年1月—6月就诊的60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的血糖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了血糖护理体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构建血糖护理体系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患者;手术期间;血糖护理;体系构建
        手术患者的治疗多为中等程度手术,需要血糖快速达标并保持稳定,这样才有助于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当前患者血糖异常的比例较高,需要针对血糖实施评估,筛查和主动管理。否则会引发糖尿病酮症、高血糖、低血糖、血糖波动等多方面的风险。血糖异常可能是因已知的或未诊断的糖尿病,也可能是由于急危重症引发的应激性高血糖,因此需要对血糖进行合理地监测并加以控制。构建围手术期血糖护理方体系具有临床价值。我院结合手术的特点,依据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入院筛查及动态评估,确定围手术期血糖护理方案,由多专业多部门联合管理,规范了从术前准备到术中、术后的血糖护理,以及可能发生风险的处理,并评价血糖护理质量,为临床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护理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在我院2020年1月—6月就诊的60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分布32~78岁,平均(47.1±3.5)岁;体重为48~85kg,平均(58.1±2.7)kg;糖尿病病程1~18年,平均(6.4±0.3)年。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分布35~84岁,平均(51.3±4.2)岁;体重为47~97kg,平均体重为(65.2±3.3)kg;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5.4±0.7)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中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式的血糖护理,主要内容为健康宣教、饮食控制、定时监测血糖。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构建了血糖护理体系,对全部患者都实施血糖方面的评估,筛查和主动管理。术前对患者加以评估,明确患者是否有血糖异常,对糖尿病患者明确类型、病程、当前治疗方法、血糖护理效果、发生血糖异常的情况、并发症情况,对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加以监测,查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围手术期可能诱发血糖波动的因素,降低风险的发生。术前结合患者的糖尿病进程实施个体化治疗,避免发生代谢紊乱、避免风险事件、尽快恢复血糖稳定。围手术期血糖护理方案,由多专业多部门联合管理(骨科医护、糖尿病专科医生、临床药师、营养师、麻醉师,手术护士)。
1.3?指标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用均数±标准差,检验采用t;计数资料用率(%)来体现,借助2检验。统计学P<0.05表示存在的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患者感染发生率对比
 
2.3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
表3    患者平均住院日对比
 
2.4患者满意度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
表 2   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例( %)
 

3.讨论
        外科手术可引发机体多方面的代谢紊乱,人体原有的葡萄糖稳态会受到影响。,糖尿病患者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行手术治疗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机率与病死率明显升高[1],所以围术期识别患者高血糖特别重要。有研究文献表明,行手术治疗之前,有近半数的糖尿病患者未被加以确诊或实施术前干预[2]。在围术期,针对高血糖患者评估不仅包括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还要考虑到以前血糖异常者或未被诊断的群体,考虑到手术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患者。
对于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术前应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治疗方案、血糖护理情况、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合并症以及并发症,对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的变化要加以监测。针对无糖尿病史的患者,若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提示存在应激性高血糖。筛查要考虑到围手术期引发血糖波动的相关因素,如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诱发血糖升高[3]。
         手术需要伤口快速愈合要求高,血糖目标降低至8.0mmol/L有利于减少伤口感染[4]。若患者伴有脑血管疾病,血糖护理目标值可放 宽到12.0mmol/L 。对于高龄、频繁发作低血糖、伴多种合并症的患者,血糖护理目标值可放宽到14.0mmol/L。
参考文献
[1] 谯艳,王玉容,刘红梅,等. 院内血糖护理对 2 型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7,S1(12):312.
[2] 王春亮,张乐,赵海歌,等. 围术期高血糖的发生机制与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6,33(4): 52 -56.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 603 -613.
[4]方丽萍.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高血糖患者血糖护理及预后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64 -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