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李锦 弓艳艳
[导读] 目的 探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分别为常规组,患者4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调查组,患者44例,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情绪变化评分、临床表现评分以及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调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6%,调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调查组患者精神状态、情绪变化、临床表现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数据,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低落情绪有显著作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

        一氧化碳中毒指的是将碳物质燃烧后产物吸入呼吸道而中毒,导致血红蛋白没有了携氧能力,会形成窒息。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缺氧,其次会有头疼、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患者会高热、深度昏迷、四肢强直,可致使多脏器损害,例如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1]。一氧化碳中毒致多脏器损害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各种突发状况,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需格外注意,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5—77岁,平均年龄(41±2.9)岁。调查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7—82岁,平均年龄(44.5±1.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病房、床铺的清洁干燥,根据医嘱进行护理 。
        调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预见性护理,内容综述如下。
        (1)对于脑水肿、肺水肿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有呕吐、抽搐、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狂躁不安的患者要使用约束带,给予镇静药物,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拍背帮助其排痰。呼吸困难患者要给予辅助通气操作,保证其供氧量,有利于一氧化碳清除[2]。(2)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护,是否有心动过速或过缓现象,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第一时间给予治疗,叮嘱患者不宜剧烈运动,情绪不能波动太大,控制好静脉滴注流速,避免太快增加心脏负担[3]。(3)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要时刻保证患者的床铺、衣服清洁干燥,帮助患者翻身、叩背,以防压疮形成,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发生。(4)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情况和焦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耐心向患者讲述病情及治疗方式,对于反应迟钝、失语痴呆患者更要耐心交流,语气要和蔼。
 1.3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情绪变化评分、临床表现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越好。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研究患者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构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调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6%,调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情绪变化、临床表现评分比较
        护理后,调查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为47.14±2.55;情绪变化评分为44.89±3.24;临床表现评分为49.35±3.19,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数据,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情绪变化、临床表现评分比较(X±S)
 
3.讨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发展较快,病情危重,会导致多个脏器收到损害,脑水肿、肺水肿、肺感染都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护理工作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总结以往病例并发症类型和临床表现,积累护理经验,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研究显示,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调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6%,调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调查组患者精神状态、情绪变化、临床表现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数据,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低落情绪有显著作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陈招凤,陈洁青,张道楠,汤慧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68-269.
[2]高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7,21(04):325-326.
[3]郭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6(02):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