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期   作者:黄柳青
[导读] 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人数多且病情多危急,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摘要: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人数多且病情多危急,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在急诊护理上实施加强团队沟通、结构化管理及建立急诊科室绩效体系等团队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急诊科室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健康。
关键词:团队管理;急诊;护理
        医院急诊科是收治医院突发急症、危重症的科室,与其他科室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急诊科患者的疾病类型多样,并不局限于某器官的病变,病情复杂且发展迅速,因此治疗风险也更大1。但在实际急诊临床上,由于护理人员擅长不同的领域,业务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临床抢救过程中不免出现抢救无序、相互配合不默契、分工不明等状况,严重一点则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护理工作的一个关注重点就是提升急诊护理的管理质量,因此在急诊护理管理上引入了团队管理模式。
1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1.1加强护理团队沟通
        要提升急诊护理的质量,首先应明白症结所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沟通,团队沟通不仅能进一步了解到急诊护理团队成员的工作需求,也能增强医护救人的使命感。护理团队沟通包括护理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以及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首先,护士长与护士之间要进行足够的沟通,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工作及生活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帮助有困难的护理人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积极创设一个和谐的护理团队氛围。其次,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也要进行充分沟通,尤其是急诊科室内的患者由于病症的疾发,患者可能一时难以接受而出现一些心理压力,因此,急诊护理人员除了一些日常护理工作外,也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其充分沟通,向患者传达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
1.2 护理团队结构化
        急诊科结构化护理团队以护理人员职称作为分组依据,将护理人员平均分为三组,每组进行24h三班倒班制,并在每一组内设置组长和副组长,对各组的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并给予详细的责任划分。在对结构化护理团队进行实施前,要对各组进行急诊科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为使团队尽快掌握急救过程的每个步骤,确保各个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分工,可采用情景模拟的实景训练来梳理急救过程。在实施具体的抢救过程中,由每组的组长对急诊结构化团队的整体工作进行安排调度,确保组内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完成自己得分工,副组长从旁进行监督协助。
1.3 建立护理绩效体系
        团队管理模式中绩效体系是重要得组成部分,工作人员得绩效管理与工作能力正比例性相关,同样的,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建立绩效体系,能够有效地激励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定期在科室内进行急诊护理知识和技能考核,同时要考察护理人员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地表现,对于护理责任心强、急救知识储备稳固地护士可以任命为组长,并给予经济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样的,对于出现护理安全隐私或护理安全事件的护理人员也应想与惩戒。
2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2.1 提高护理满意度
    在急诊护理中实施团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满意度。海宁静2等对安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2例患者应用以团队管理模式为核心的结构化护理,并以管理效果进行评分,以急救效果和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发现相对于进行常规急诊护理的77例急诊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96.34%)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

徐慧3等以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路桥医院的150名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进行创设护理团队氛围、完善急诊科护理制度等团队管理模式措施,发现与常规护理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态度得分(97.50分)明显升高(对照组90.20分),相对应的,急诊患者的满意度也随之升高。
2.2 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评价护理工作绩效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吕爱华4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急诊科的60例急诊患者采取明确急诊护理目标、规范急诊护士行为等护理团队措施,结果表明,采取了团队管理模式护理措施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其中护理态度4.6分:3.5分;心理干预4.1分:3.3分;护理业务水平5.2分:4.0分。同样的,有研究5以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70例急诊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诊护理人员采取提倡人性化护理意识,疏通急诊护理人员的沟通渠道等团队管理措施,并以急诊护理操作技术、急诊资料填写合格率以及急诊科室管理为评价指标,发现实验组的急诊护理质量的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2.3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给患者治疗用药及护理的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可避免,尤其是急诊患者疾病的突发和复杂性,更易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曹霞5等以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急诊科的3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组急诊护理人员采取优化急诊护理理念、建立科室内部的绩效体系等护理团队管理措施,成功的将该医院急诊科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2.5%降到了7.5%。另有研究7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对中山市三角医院急诊科的70例急诊患者进行护理的护理人员采取升华管理理念、定期考核急诊科护理知识等护理团队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实验组(4.3%)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1%)。
3结语
        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人数多且病情多危急,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8。将团队管理应用到急诊护理上的措施包括加强护理团队成员之间,护理人员及急诊患者之间的沟通、对急诊护理团队进行结构化管理与建立急诊科室绩效体系等,通过运用团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急诊科室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徐杰.提升急诊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 (02):166-168.
[2]海宁静,颜惠民.急诊护理中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
4):174-176.
[3]徐慧,甘慧玲,崔崑.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4):59
-60.
[4]吕爱华.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9):59-60.
[5]熊年秀,吴敏,涂群,等.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
24(36):137-139.
[6]曹霞,冯艳苓.探究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
,16(32):129-130.
[7]罗建芳.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7):154
-155.
[8]李会霞.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