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经济常态下,城市和农村对用电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压电力电缆在城乡电网输变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如果高压电力电缆在试验、生产、施工等环节质量有问题,那么在投入使用中,受运行环境、化学、机械等因素的影响,将造成绝缘老化等问题,最终造成电缆运行发生故障。基于此,首先对高压电力电缆故障类型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高压电力电缆故障原因和诊断方式,最后提出了几点高压电力电缆故障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电力电缆;故障;诊断
引 言: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电力已经成为各领域稳定发展的主要能源,电力电缆是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满足我国各领域的发展需求,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其的维护,考虑到电力电缆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要加强日常的维护与检查。针对其故障问题解决完成后,还系需要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促进电力电缆的智能化发展,完善各类检测技术,创新多样化的实验方法,为高压电力电缆的稳定运行提高安全保障。
1.高压电缆常见故障
在实际工作中,高压电缆在施工安装运输以及后续使用维护中由于电缆生产质量的差异、施工过程的不当、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绝缘老化变质以及电缆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多样化都有可能导致故障的发生,通常存在短路、断线、漏电接地这三种类型的常见故障,细分为二相芯线间短路、三芯电缆一芯或两芯接地、三相芯线全部短路以及一相芯线断线、多相断线等。
2.电力电缆故障原因
2.1施工故障不科学的安装以及施工是引起高压电力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敷设电缆时,若施工人员不根据规范开展施工作业,就有可能会对高压电力电缆使用寿命造成影响[1]。此类故障的相关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第一,电力电缆表面存在破损的情况。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与错误等,均会让电力电缆表面出现破损,水流入电缆中内,进而形成安全隐患。第二,连接管接触不良。就需要长距离施工的电力电缆而言,若施工人员未正确处理两个电缆间的导体连接管,除了会引起接触不良的故障外,还会引起毛刺以及尖角的情况。第三,未严格密封中间接头。施工人员在敷设电缆的过程中,若电缆中间接头存在密封性不强的情况,当电缆处在潮湿环境中时,水分就会由接头处进入,进而影响电缆绝缘性。第四,电缆接头设置不合理。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施工人员未根据设计方面对电缆予以敷设,如电缆周围存在多个接头,导致电缆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
2.2超负荷运行现阶段,用电量越来越高,电缆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同时,电缆在正常运行时暴露在空气中,尤其是高温环境,超负荷运行会造成电缆温度较高,对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加快电缆老化速度,影响绝缘性,同时也很容易发生击穿事故。
2.3电缆质量问题电缆质量问题也是引起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较为常见的状况为质量问题导致的电缆进水,这是电缆本体质量问题造成绝缘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想对此问题予以有效的解决,需要在展开农网改造中,借助新型的交联电缆对油纸绝缘电缆进行更换。由于当前国内有很多生产电缆的厂家,同时质量各不相同,因此应大力控制电缆质量。在生产电缆中,针对绝缘屏蔽层表面和加工环境的处理,均应加大控制力度。
3.高压电力电缆故障的诊断处理方式
3.1测声法
测声法指的是结合高压电力电缆出现故障时所形成的放电声音来对故障源予以查找的方式。此方式通常运用于查找电缆芯线出现的闪络放电故障[3]。
对测声法予以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直流耐压试验机设备对电缆中的电容器进行充电,当其电压值达到一定程度时,试验机放电位置会对电缆故障位置的芯线进行放电,此时故障位置的芯线又会对电缆绝缘层进行放电,同时伴随“滋滋”的声音,就处在地面的电力电缆而言,维修人员可通过听觉将故障位置找到;如果电缆被埋在地下,维修工人员则需明确电缆方向,可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运用医用听诊器以及耳聋助听器等相关设备,即将设备贴近地面,随着电缆敷设方向仔细的进行查找,若听见“滋滋”的声音,那么此位置就属于电缆存在故障的位置。维修人员在运用测声法对高压电力电缆故障源予以查找的过程中,需注意人身安全,设置专人监视电缆末端以及设备末端。
3.2电容电流测定法
电缆在运行中,不管电力对地或是相邻两电缆线间,电容均较大,并且均匀分布在电力电缆之中。同时,电容量和电缆长度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对电容电流予以测量,能够有效的测出出现故障的位置。在运用电容电流测定法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主要为交流毫安表、单相调压器以及交流电压表。开展故障诊断工作的过程中,应先借助交流毫安表测量高压电力电缆普段全部芯线的电容电流值,然后再对电力电缆末端芯线的电容电流值进行测量,进而把完好芯线和断线芯线的电容比算出,和计算结果相结合,对高压电力电缆芯线断线的大概位置作出判断。在实际测量时,要想降低测量的误差,并准确找到故障位置,需确保电流表读数的准确性以及精确测量电缆总长度。
4.高压电力电缆故障的防范措施
4.1落实好交接班管理工作
落实好高压电力电缆故障防范措施十分的重要。通常,电力电缆事故出现于交接班时,因此本班值班人员在快要下班时,应做好对各项工作的交接处理。例如,检查设备和器具,详细记录运行情况,对运行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工作岗位卫生清洁工作。然后将工作情况提供给接班人员。同时,在交接班的过程中,需积极的提出指导意见,尤其是设备运行状况,交接班时应详细的进行说明,将工作处理完善后才能下班。在接班之后需要及时对特殊设备进行相关检查。
4.2规范状态检修管理方法
操作变压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结合电力电缆的状态检修管理规章制度,对具体操作予以落实,并注重电力电缆的空载变压,确保能够将电压偏差控制在科学的范围中,进而让变压器在空载的状态中,依然能够维持稳定的电压输出。在直流回路操作方面,对电力电缆予以状态检修的过程中,由于安全风险较高,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各项操作,不能因为电力电缆系统中存在直流保护系统而随意的进行操作,同时还需增强自身责任意识,确保直流回路操作的规范性,进而让系统维持在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倒闸属于较为常规的状态检修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工作人员需对倒闸操作票予以正确的填写,并落实好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工作,确保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此外,需落实好对接电线装设管理工作。在使用电气设备时,普通设备中存在静电感应电压,应用正确的方式将设备中的电压负荷放掉,并且对电力电缆系统装设接地线时,需重视对绝缘棒的正确运用,佩戴好绝缘手套,准确连接接地端和导体端,进而确保接地效果,加强操作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各领域的发展都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量,为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电力部门提高对高压电力电缆管理的重视度,合理地选择其试验方法与检测技术,及时地发现电力电缆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故障与问题详细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增强高压电力电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采用合理的试验方法与检测技术,能够提升电力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与浪费,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鲍志伟.高压电力电缆试验方法与检测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9):141-142.
[2]黄令忠.高压电力电缆试验方法与检测技术分析[J].电工技术,2019(8):80-82
[3]魏力强,齐锦涛,张学伟,谷丽娜,李雪松.电力电缆试验方法及检测技术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8,37(4):27-31,44.
[4]陈子豪.信息化背景下高压电力电缆故障原因分析与试验方法[J].内燃机与配件,2018(3):159-160.
[5]林俊锋.高压电力电缆故障分析及试验方法[J].通讯世界,2017(24):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