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傅舒颖
[导读] 幼儿美术教育给予幼儿用心感受、发挥想象、智慧创造的充分支持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给予幼儿用心感受、发挥想象、智慧创造的充分支持。在进行美术教育时,需将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拓展经验和能力;创设回归生活的情境、提供常见生活材料,让幼儿创新创造,为将来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基于谈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活动;美术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绘画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之一,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在以往的幼儿绘画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形”与“像”的教学,而忽视对幼儿绘画作品的“神”与“美”的教育。让幼儿用心的参与到绘画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绘画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教师应该支持幼儿在绘画创造过程中个性化的表达,让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提升。老师在绘画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与表达。
一、当前幼儿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幼儿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让幼儿去临摹,认为让幼儿能够画出一幅画就是将绘画技巧教给幼儿了,将画出作品作为教学的目标,而忽视对绘画技能的培养。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情况,那就是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和创造,可是这样只会让幼儿胡思乱想,但没有办法运用手中的绘画工具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不能让幼儿感受到绘画的乐趣,还会让幼儿失去对绘画的兴趣,这样就不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绘画强调的不是单一模仿能力的发展,而是对绘画整体的培养。
二、以幼儿兴趣为导向,培养幼儿的图像识读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
        图像的识读能力是幼儿阶段美术核心素养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幼儿才能够实现美术表现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在美术活动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为幼儿选择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图像作为绘画活动的切入点。在兴趣的驱使之下,幼儿在观察这些图像时候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效率也会更高。例如在一次主题为《可爱的小动物》的绘画活动之中,笔者先是选择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来掌握这些小动物的基本画法,很多孩子都对这些毛茸茸的可爱的小动物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当他们看到展示在眼前的画在纸上的小动物的时候,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在之后孩子们都纷纷拿起笔来试着模仿笔者给出的图片之中的小动物,很多孩子最开始的时候并不能够很好的将看到的图片模仿着画出来,这时笔者就鼓励孩子多观察,更为仔细的去感受图片之中小动物的神态,外形的模样等等。这个过程之中幼儿的图像识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此基础之上,许多孩子在细致的观察了之后都能够很好的将看到的图片里的小动物绘画出来。
三、给生活以教育,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幼儿在生活中的见闻、体验到的情感等大量生活经验,都为幼儿美术学习提供内在支持。在美术活动《这就是我》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人手一面小镜子,孩子们看看自己,看看朋友,还说出:“我的嘴巴比你大,所以我吃饭总是第一个吃完的。”如此令人忍俊不禁的话。在绘画时,苧苧看到萱萱画了厚厚的刘海,拿出镜子又照了照,也拿起蜡笔在纸上画了几根细细的刘海。萱萱看到了说:“你的刘海为什么只有一点点?”苧苧笑着说:“因为妈妈说我这是空气刘海。”说起妈妈,苧苧仿佛也骄傲了起来。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总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和兴趣。

孩子们很喜欢看《猫小帅》的动画片,其中有一集是关于公主的裙子,孩子们看到公主美丽的裙子时都忍不住发出“哇”的惊叹,一整天都在讨论我喜欢什么样的裙子。看到孩子们如此兴奋,我便以“猫小美的公主裙”为主题展开了一节美术活动,让孩子们自己设计漂亮的裙子。最后的作品也是令人惊喜,活动效果远远超乎平常。立足幼儿的生活经验,让课程来于生活,优于生活,美于生活,才能使美术教育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四、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幼儿是人生发展的萌芽时期,艺术潜力是无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会塑造幼儿性格。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色彩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幼儿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培养。绘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丰富。幼儿在绘画中可以利用身边现有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搭配运用,水彩笔、油画棒、彩铅、勾线笔、马克笔等搭配各种彩纸、刮画纸、复写纸,幼儿选择绘画工具和材料,创作简单易学出效果的作品,让幼儿在绘画创作中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去发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官认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教师将范画通过在多媒体播放,不仅开阔了幼儿的眼界,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了幼儿对绘画的创作欲望,而且使幼儿懂得了绘画还可以在纸上,也可以在计算机上绘画。但一定要告诉幼儿计算机上绘画与一般纸上的绘画是有区别的。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还要进行细致的绘画示范,目的是要让幼儿掌握计算机绘画的技巧,掌握了技巧之后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最想画的事物。老师不要急于干涉,努力给孩子们留有更多的创作空间。老师在演示范画的过程中,用鼠标指挥并设定布局合理的画面,动静交替,让幼儿通过认真观察,在讨论和实践中掌握了绘画方法和技巧,促使孩子们去主动探索绘画的奥秘,主动创造各种绘画作品。
五、运用色彩
        在美术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而幼儿对色彩的表现更是多种多样的,在设计美术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从幼儿最感兴趣,最易掌握的方面入手,着力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以便通过孩子们喜欢并容易掌握和使用的色彩来弥补初期造型的不足,从而激发、加强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在色彩引导上,先介绍各种颜色的名称之后,进一步了解三原色、冷暖色、对比色等色系,以及不同颜色搭配出现的审美效果,因此,我就让幼儿自己搭配颜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着意培养他们初期对色彩的审美能力,这样往往一节课下来,每一张作品都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感觉。
结束语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绘画活动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让幼儿在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之中获得相应能力的提升。绘画活动的设计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教师要鼓励幼儿去理解并感受美术,通过绘画活动的参与逐步的将自身的各项美术核心素养切实的提高起来。
参考文献
[1]陈凯伦.释放幼儿天性,让幼儿自由绘画[J].学周刊,2020(01):176.
[2]方舟.巧用工具:提升小班幼儿绘画艺术水平策略[J].大众文艺,2019(21):234-235.
[3]钟英.幼儿美术教学中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研究[J].艺术评鉴,2019(21):142-143.
[4]张雅丽.浅谈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70-71.
[5]陈君.浅谈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