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单利民1 保利军2
[导读] 学前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摘要:学前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它不仅对幼儿进行了生活常识教学,还帮助幼儿进行了思想、心理与人格的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可以在对幼儿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对幼儿的思想及心理进行引导,引导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本文主要浅析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前教育;幼儿;个性化发展

        幼儿个性化发展也就是幼儿人格的发展,它是指对幼儿进行思想、情感、行为、品质等方面进行培养,在尊重幼儿差异的前提下,对幼儿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进行引导,使得幼儿的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能动性,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一、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作用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都是幼儿个性化发展影响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对于幼儿个性化发展影响的比重更大[1]。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幼儿正处于对外部世界、社会进行探索与学习阶段,这一期间的幼儿缺乏对于社会的认知,对于自己的观念也处于形成与学习表达的阶段。学前教育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对外部世界、社会与生活常识进行探究学习,加深幼儿对于社会的理解,让幼儿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进行简单了解,为进下来的学前教育做好基础铺垫。
(二)有助于促进幼儿性格意志的发展
        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得自己具有不同方面的特质。学前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对幼儿的性格意志进行培养,促进幼儿意志的发展。例如,学前教育会把保教工作纳入日常教学中,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使幼儿形成自觉、自律、自制的意志,不仅帮助幼儿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还为幼儿以后地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地基础。
(三)有助于帮助幼儿稳定自己的情绪
        幼儿由于年纪较小、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往往根据自我情感进行情绪的表达,导致与幼儿沟通存在问题。学前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带领幼儿进行自我情绪控制,掌握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完善幼儿的人格。
(四)有助于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学前教育在对幼儿进行常识、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通过教育环境、教育方法与幼师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幼儿的个性进行影响,有助于促进幼儿感知、想象、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满足了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策略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完善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师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领导者,幼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效果。因此,幼师应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不断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根据幼儿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自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沟通技巧的提升[2]。
        首先,幼师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提升,幼儿教育包括基础知识教育、生活常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需要幼师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进行知识的教学,并对幼儿的心理及成长需求进行分析,对幼儿进行思想与心理的引导,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其次,幼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完善。

随着教育标准的不断转变,幼儿教育要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幼师也应该根据幼儿教育标准进行自我学习,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与保教活动,让幼儿在知识与活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社会认知、交际能力与个性的发展。幼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自我学习,学习其他幼师的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幼儿教育效果。最后,幼师要对自己的沟通技巧进行提高,在与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站在幼儿的立场进行问题思考,并运用幼儿可以接收的交流方式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思想、观念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满足核心素养的教育需求。
(二)教育环境的完善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形成和定性有深远的影响,轻松、乐观和积极的学前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心理状态的良好发展,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幼儿园应该对自己的教学环境进行完善,让幼儿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和成长[3]。
        首先,幼儿园应该在园内营造良好的校风和班风,为幼儿进行勤奋好学、追求上进、自觉遵守纪律等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让幼儿可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提高幼儿的教育和管理效果。其次,幼儿园要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培养。幼师的言行对幼儿的个性形成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高尚品格、渊博知识、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富有同情心的幼师往往会得到幼儿的尊重,幼儿园对幼师的师德进行培养,可以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有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最后,幼儿园要对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文化环境进行建设,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来带领幼儿进行学习和个性发展。幼儿园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和教师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因班而异设计活动区,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对于游戏的需求,还尊重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重点,幼儿园可以为幼儿设计读书区、科学区、娃娃家、生活操作区、益智游戏区、体育区、表演区、角色区、美工区等多个教学活动区域,完善幼儿园教学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家校合作完善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主要区域,家校合作方式已经在幼儿个性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可以对家乡合作的力度和范围进一步完善,邀请家长配合,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还有助于对幼儿的思想、观念、个性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幼儿园要加大与家庭的合作力度,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在平台上设计各种幼儿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家可以跟随家长进行活动,在校可以根据幼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做到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完美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幼师应该增加与家长的沟通力度,了解幼儿居家活动期间的现状及问题,根据幼儿居家活动的表现,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转变,不仅可以科学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还使得幼儿可以根据教学活动进行心理、思想、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与价值观念,满足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学前教育内容的设计,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还可以对幼儿园教学环境及幼师教学能力进行不断提升,使得幼儿园和幼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正确的对幼儿进行思想及价值观念的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学前教育应该认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学前教育的开展,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增加与家庭的合作力度,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典.浅析学前教育中如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J].才智,2020(09):76.
[2]于佳.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J].农家参谋,2020(05):286.
[3]张亚丽.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浅析[J].科技资讯,2019,17(35):128-129.
[4]边金焕.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作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