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陶中扁
[导读] 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都还不够成熟,所以在教学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心理的发展方向
        摘要: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都还不够成熟,所以在教学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心理的发展方向。要在教学中将挫折教育有效的开展下去,让学生有面对挫折的好心态,以便学生能够在成长中建立健康的人格。教师要明确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实行一些策略,来有效增强学生的抗挫力。
        关键词:挫折教育;语文;心理素质
        发展高速的社会,对人们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处着这样的一个社会形势下,时常会有着各种的考验出现,也往往需要面对各种的挫折。为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在将来有强大的心态适应社会,在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很有必要。
        一、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挫折教育时,教师要能够采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正确的去认识和面对挫折。来达到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保持良好心态的目的,让他们可以较好的去面对遇到的问题。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去主动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在小学高年纪的语文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非常关键。
        (一)实现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自己的个性。心理素质在健全人格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其关键内容。那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上出现的文章,有很多是关于挫折方面的。文章所蕴含的内容和传递的思想,都是正面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来让学生去勇敢的面对挫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在学生健康的成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威胁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因素。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上也会存在着某些不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都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由于高年级的语文课程涵盖的内容丰富,在对学生树立健康人格上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也让老师可以方便挫折教育的开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良好观念,培养他们素质的关键时刻。如果将挫折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那么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就可以有正确的观念,能够用健康勇敢的心态去面对他们遇到挫折,并积极的去解决。这样能够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也能够使心理保持较为良好的状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东西。总之,在教学中要进行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让学生以后在面对挫折时可以更从容,在以后可以更好的成长。
        二、有效开展挫折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阅读素材,多角度进行教育。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材上,往往有着很多有趣又生动的文章和情节。这些文章中也记录了一些感人事迹或者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教师可以用来去塑造学生的人格,让他们意志得到锻炼的资源。主要是要能够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找出其中有关挫折的部分,让学生经过多次朗读,去认识和理解挫折,来使挫折可以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认识,锻炼他们对挫折的耐受能力。教师对于这些文章可以从一些有关的句子,或者主人公的挫折经历来入手。教师可以对选出来的这些句子设置问题,带领学生去积极的探讨,分析出正确的答案。而对于主人公的挫折经历,教师可以去分析主人公是怎样处理挫折的,在挫折中主人公表现了什么的精神,他是如何战胜挫折站起来的这些问题。来让学生从中去学习主人公的品质,以主人公为榜样,让他们在挫折中也能像主人公一样冷静思考,勇敢的去战胜挫折。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自己处于主人面对的情形,会怎么做,是否能够像主人公一样勇敢,合理的去解决挫折。但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多角度的看待挫折的,让学生明白,挫折除了会给人打击外,它对着人们也有着促进的作用,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经过挫折的打磨后,可以让自己更为强大。
        (二)积极开展活动,培养抗挫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践活动也是构成它的重要方面,是开展挫折教育可以选择的另一个形式。有意识的去进行一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实践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这就让他们从课本上学到的面对挫折的方法得到了实际运用。通过实际的运用,来切实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也会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战胜挫折的方法。
        实践活动开设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内容和安排来进行,比如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一些伟大人士在面对挫折后取得成功的事例来进行交流,帮助他们从前辈身上获取经验和智慧。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却又有一点困难的任务让他们完成,来借此来提高他们的能力。比如可以在休息日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工厂和社区的参观,让他们去帮助打扫卫生的阿姨做一些工作,也可以进行一些登山活动,让同学们互相帮助,了解对方应对挫折的办法。总之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学习的知识与挫折教育相结合,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增强他们这一能力。
        三、结束语
        语文这一学科有着进行摧折教育最合适的特点,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外,也要在其中贯彻挫折教育的培养,并学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既得到了知识,也增强了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一点点的增强,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既保持心理健康,也获得抗挫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晔.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挫折教育[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3):26.
[2]顾春霞.让个性之花尽情绽放[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8).34-35.
[3]钟芸.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举措[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5):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