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开展多样化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张翠
[导读] 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语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摘要: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语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样化;合作教学;
        语文学科属于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具有教学内容丰富的特点,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传统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不仅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还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采用合作教学、情境教学法等,能有效实现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具体方法
  1.问题导向教学法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问题导向这一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通常进行单方面的知识讲解,不能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并且没有课堂导入环节,将导致学生很难进入到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有不利影响[1]。随着教学制度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能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学生特点来制定教学活动,如教师将主要发挥其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来保证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并鼓励学生能针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加深对问题的掌握。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提出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并且能保证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并能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提出对应问题,能有效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2.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普遍应用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促进语文教学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生活情境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将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历来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在放松的教学环境下更快的掌握知识内容,并且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常情况下,教师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道具来创设情境,保证学生能充分结合在教学情境中。同时在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时要求教师能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并在交流过程中掌握学生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而保证生活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有重要作用。
         二、策略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借助情境的力量来调动学生的感官知觉,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获得语文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让学生体会白求恩舍己为人的大爱,学习白求恩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白求恩的视频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体会白求恩的光荣事迹。学生观看电影后,都被电影的影像与插曲所吸引,唤醒了自己心内的情感,对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救死扶伤,支持抗战的事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与重要意义,都迫不及待地表示想要开始课文的学习,了解白求恩更多的事迹。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问题,逐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增强自身的思考能力,尽快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融会贯通,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文章内容,体会段落大意,感受作者写作的点滴,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展开了提问,具体如下:
        师: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找出该段的中心句。
        生:“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师:课文第2自然段中哪些地方提到了百草园的趣味盎然?
        生1:油蛉、蟋蟀的独特叫声。
        生2:作者搜寻蟋蟀一系列的动作。
        生3:作者对何首乌、覆盆子等的描写。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生:增加百草园的神秘色彩,彰显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
        师:作者是如何通过“雪地捕鸟”展示自己的快乐的?
        生:作者详细描写了捕鸟时的动作与心情,展示了一幅童趣的画面。
        学生在与笔者问答的过程中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了解了课文描写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对童趣有了更多的思考,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推动了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3.加强合作,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及时查漏补缺,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能够根据细节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学生与同桌合作,对课文进行翻译与表演。学生一听说是表演,都显得很兴奋,想要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大显身手。为了更好地彰显人物形象,学生与同桌一起对课文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开始合作翻译,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学生积极查找资料、询问教师以确保翻译的准确度,有效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表演时,学生为了更加凸显人物的形象,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创设了动作,增强了观赏性与戏剧性,为掌握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合作时发散了自己的思维,挖掘了自己的潜力,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总之,本文从情境、问题、合作三方面出展开了教学探索,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优化了语文教学,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教学经验。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多样化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春蕾.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97+99.
        [2]袁如兵.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