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将趣味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一方面能让学生们爱上阅读,另一方面还能为他们学习语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愿意自己主动去接受知识,而不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去学习,也能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地对趣味教学这种方法进行优化,既能在上课时完成教学目标,还能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趣味阅读;趣味教学;小学语文;构建策略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过于分散,想要使孩子们集中精力阅读便成了每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难题。而趣味阅读教学法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好好阅读,所以如何进行趣味教学就是每个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在孩子进行阅读前设置有趣的问题,布置阅读任务。学生们会主动积极的思考和回应老师的问题,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来满足自己的荣誉感。因此学生们会专注的阅读文章,想要找出答案。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一方面还能锻炼孩子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上课时,要事先了解文章中能够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该话题提问。比如,教师在教《数星星的孩子》时,在让学生读课文之前,教师们可以告诉学生,文章中的小男孩,非常喜欢天上的星星,便想要数清天上的星星,询问学生们小男孩会采用什么方法数星星。问题一提出,孩子们就会思考,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数清星星、文中的主人公会不会和自己采用的方式一致,就会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开始阅读文章,努力从文章里找寻答案。
2、课内趣味引导,增加讲解效果
阅读的趣味性不仅仅是针对课外拓展性阅读的,对于课内阅读也是一样,教师在课内教学中一定要进行趣味性的引导。那么课本学习的趣味性来自哪里呢?笔者认为来自三个角度:一是课本自身所具备的趣味性;二是教师讲解过程中蕴含的趣味性;三是学生自身理解的趣味性。那么这些趣味性都是什么呢?课本自身的趣味性,即课文本身生动活泼,有创造力,引人入胜。学生的趣味性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学生的理解与感受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一种趣味。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讲解的趣味性了,教师的引导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去领略课文中的趣事逸闻。
如在学习《观潮》时,虽然同学们并未欣赏过真实情景,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让同学们想象出这样一个宏伟的画面,并通过相关视频加以具象化,再进行批注笔记,肯定能够加深学生的心得体会,而且随笔的记录习惯会对学生在高年级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只有将其凸显出来,进行合理的培养练习,才能实现语文阅读的生动有效教学。
3、贴近自身生活,营造生活情境
只是通过教师一板一眼地总结课本知识点,这样就减少了阅读乐趣,是很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情景剧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
如《荆轲刺秦王》这一故事就可以改编成历史小短剧,从学生中挑选荆轲、秦王、大臣等角色,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排练。扮演荆轲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台词中体会到荆轲的忠诚、知恩图报、一心为国。扮演秦王的人能够切身体验那种焦虑的感受以及秦王绕柱时的机智。而这种情景剧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得学生之间增进感情。在情景剧结束后,再对课本内容进行简单讲解,会发现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能力大幅提升,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趣味阅读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4、适当表扬学生课堂表现,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好胜心比较强的阶段,思考问题也都比较简单,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来满足自己的那点虚荣心。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对那些上课表现积极的学生及时鼓励,让他们能够继续热爱学习。比如,在进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教学时,老师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话剧表演,将全班同学根据剧情需要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个人物来扮演,保证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学生们只有对课本内容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演好其中的每个角色,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仔细揣摩里面每个人物的心理,对课文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在表演的过程中,老师要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和表现好的地方,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改正缺点,让他们在下次学习时能意识到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也能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老师能够对他们的课堂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完全的放开自己。当然,老师也要对教学进度有个整体的把握,保证教学任务能够按时完成,达到既能完成教学目标也能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的双重目的。
5、实施趣味教学活动、比赛,实现寓教于乐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实施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尝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共同探索,继而获得有效的学习突破。由此可见,构建趣味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氛围是非常迫切的。基于高年级学生乐于寻找游戏和活动的情况,笔者也组织了一些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比如,语文古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在朗诵中获得审美体验,感受中华好诗词的音律美、节奏美和意境美,以及和更多的诗词人形成情感的共鸣;组织趣味读书比赛,给学生规定一些自由选择的课外书目,学生自己去挑选,在要求的期限内完成阅读和写作读后感的任务,语文教师根据读后感进行综合评价,表扬在阅读比赛活动中有突出成绩的高年级学生,拓展和延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宽度和深度,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语文口语交际课,引导学生都来说一说自己读过哪些较为优秀的书籍,分享一下阅读的心得和体会,从而实现语文听说读写综合学习体验的强化,提升语文综合文字语言应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奠基意义日益凸显,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因此,立足于当前教学改革的现状,笔者提出了部分实施对策,如结合多媒体作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组织多元阅读教学活动以及提供课外阅读机会等,力求最大限度的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蔺红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34).
[2]张丽丽.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