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吴兰菊
[导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任何学习,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加倍投入。科学研究也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他感兴趣的工作时,他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他的才能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一旦当人们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时,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质量都会下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作为一线教育者,更要关注兴趣的重要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言
        语文教学必须要有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兴趣也是在这种不断的引导和激发的过程中产生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试化程度还是比较严重,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听讲做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此外,教师让学生在不理解课文主旨的情况下大量阅读,认为语文学习只要阅读多了就会掌握大量的生词,但是单纯的不带有感情的阅读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完成教师布置作业一般是应付教师的检查。可以看出小学生被动性的学习语文,教师没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不喜欢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善于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拓展思维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给学生有趣、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拓展思维,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分组竞赛、分组讨论、知识竞赛、表演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和多姿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枯燥的学习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么说过。学习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起点就是提出问题。思考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课本、质疑知识。因为只要学生关注的地方,他才会思考并提出质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学生的质疑,并给予赞赏,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来帮他解决质疑。这种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来说也是效率最高的。


        (三)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情景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为了展示出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让他们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小组成员合作探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他们边研究边做小实验,最终得出了乌鸦喝到水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找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兴趣会提高很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开阔,并主动去联系生活,养成了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课堂效率变的很高。
        (四)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趣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形成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良好势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较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石,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情绪态度直接关联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所以,教师走进课堂以前,必须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站在教室里以微笑的面孔面对学生,不仅要微笑,还要笑得灿烂,发自内心,这样才能在课堂活动中为师生互动、师生合作、师生交心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些教师为了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经常板着面孔去授课,给学生的感觉是望而生畏,紧张而无措,这样课上学生只是一味听讲,不敢回答问题,生怕答错了受到教师的责备。这样的课堂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其教学效果也一定是非常低下的,即使学生学到了一些新知识,也是被强制灌输进去的。可见,课堂上教师的情绪至关重要,教师激情的笑容是师生沟通心灵的纽带,是学生创新的动力,也是教师树立美好形象的法宝。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氛围
        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融声形于一体,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多媒体适时、适当应用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教师播放《长征》的片段,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强度大渡河的画面,并加上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到一群怎样的红军战士(学生回答),故事中人物主要活动的地点是哪里?(学生回答)同时,适当配以旁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提高学生理解认知课文的内容,增强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打好基础对学生们特别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应试化教学方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多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精神,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有效方法,值得教师进行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吕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3):226.
[2]曹光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45.
[3]黄素云.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苑教育,2019(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