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吕晋旭
[导读]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占很重要的位置
        【摘要】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占很重要的位置,然而,在现在的教育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教育得培养,造成学生课业繁重,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课外阅读,所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所以本文就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对于学生写作,以及在语文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教学中你,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的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在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
1.初中生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如今初中生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许多教师也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情况,布置一些难度大的阅读素材或者阅读的任务量过大,加重学生的负担,占用了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有限的学习空间,不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开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2.1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
        由于初中教材中,大多数文章在时代背景与学生所处的年代比较遥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文章进行讨论研究,让学生表达对文章的看法[1]。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这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于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否则,就无法真正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和思考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学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内容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从探讨出问题真正的答案。如果要对一篇文章有深入的了解,就应该对文章内容进行反复阅读。语文阅读的教学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应该稳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在进行难点难题方面的训练,教师要有恒心,将学生的阅读训练进行下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的瑰宝,有助于学生在情感上的表达去,对于人际交往有着重大的帮助,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取文章中的精华部分作为写作素材。
2.2营造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良好的体验,对阅读感兴趣,就要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2]。教师要创造阅读的氛围,让学生体验阅读中的快乐。

学生在教师创造的阅读情境中可以发表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真情实感,能有效地挖掘学生阅读方面的潜能。例如,在朱自清文章的背影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朱自清在看到父亲背影的一系列的感受,在这些朴质的语言文字的描写中,感受到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使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感受就更加深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主题思想。阅读的目的是读懂文章,在教材中,由于作者和学生所处的年代不同,学生在对文章的理解不一定到位。这时候,教师要将学生对课文中所存在的疑惑进行一一解答。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思想主体、以及主要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
2.3阅读策略的创新
        在阅读能力的提升方面,首先就要注重朗读,因为只有带有去情感的对文章进行朗读,才能够真正的融入到文章的真实情感中[3]。在朗读的过程中做到口脑并用,能够促进知识向大脑的传输,在边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体会,对优秀语句的记忆就更加深刻,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其次要鼓励学生阅读,有一句话说的好,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在阅读中,与圣者进行对话,可以学习到圣者的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基础素质。例如,古代著名学者张元济在一生中都在致力于读书,还根据所学,出版了很多书籍,例如《四部丛刊》、百老衲版《二十四史》、《续古逸从书》等,为保护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果他没有致力于读书,就没有这么伟大的成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学生要学会在课余时间完成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本,还应该立足于许多优秀的课外书籍。教师要在学生的作业方面, 进行适当的加减法,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量,学生长期坚持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写作中语感的培养,让学生在吩咐的知识海洋中,得到自我的提升,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空间。再次,小组间的共同阅读可以活跃学生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共同阅读中,解决一些对于问题的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阅读一些多角色的文章时,可以让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西游记》的阅读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就更加愿意主动参与阅读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感受西游记中空追求自由,和人类向往自由的本质,既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水平和阅读的兴趣。
3.结语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待加强,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占据极高的位置,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继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394(10):134.
[2]胡春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导刊(中旬刊),2020,33(03):154-155.
[3]李治红.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途径探究[J].甘肃教育,2020,2(32):159-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