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视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一般,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对阅读比较排斥。同时老师也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老师要转变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促进读、写、绘、演方面的融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能力;小学低年级;阅读水平
引言:如今,教育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推进,人们认识到了趣味性教学的价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他们在阅读中注意力不集中,对于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及时解决。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阅读过程中的读、写、绘、演。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从读、写、绘、演融合的教学意义出发,探讨读、写、绘、演多元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读、写、绘、演多元融合的教学价值
自开展全民阅读以来,阅读活动越来越大,阅读的形式也丰富多彩,学生的阅读也受到了重视。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低年级的学生兴趣非常广泛,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充满着好奇,是阅读教学的最好时期。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
而通过读、写、绘、演多元融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快乐读书,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外,小学生性格活泼,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也有兴趣参与到学习中了。读、写、绘、演多元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救了出来,让学生脱离了功利性的阅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丰富的阅读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快乐阅读。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是自主学习方式的体现,让学生主动阅读,独立完成阅读环节,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让学生积累了扎实的文字功底,为后期的学习夯实了基础。
二、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的现状分析
(一)阅读意识不强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维,但是大部分低年级的学生不会主动阅读,他们在课堂上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不会去阅读课外的书本。即使有学生去阅读课外读物,也仅仅停留在漫画故事书中,这些书籍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放松,但是长期阅读这样的书籍,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帮助。
(二)阅读习惯不良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阅读习惯不良。一般情况下,早晨是学生阅读的最佳时节,学生要放开声音朗读。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会放开声去阅读,在课堂上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师没有做好引导,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语文知识,教学形式单一化。这样,学生便没有阅读的兴趣,阅读质量也难以提高。
(三)语言能力欠佳
阅读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最好方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识字量,增强语感,学会断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小学生还没有掌握大量的文字,他们对文章中的生词生字还不认识,也不明白句子的结构,因而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句子表达不完整的现象。有时阅读结束了,学生也不能清晰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小学是学生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开始阶段,也是基础阶段,这个时期的阅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所以,学生如果缺乏阅读能力,会影响以后的发展,甚至会打击学生的自信。
三、读、写、绘、演多元融合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享受快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老师在选择文章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不能选择难度过大的文章,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合理选择读物。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他们对一些内容还不了解,因而老师要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加强文章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完《小柳树和小枣树》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植物的文章,并选取固定的课堂让学生们交流阅读体验,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借阅书籍,共享阅读资源。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感受到了阅读兴趣,还加强了学生的交流。
(二)记录阅读过程,重视阅读体验
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阅读数量,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导致学生没有注重细节,阅读能力难以提高。阅读教学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出来,不能流于形式。老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经典词句,通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句子和段落,后期让学生们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慢慢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也有了[2]。
(三)利用绘画形式,加强表达感受
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表达能力不高。所以,老师在学阅读结束后,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有关景物的文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利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文章的景物,把文章中表达的要素展现在纸上;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绘画作品配上文字。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表达能力。小学生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作为语文老师,要发挥学生的形象力,丰富阅读模式,让学生利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
(四)通过角色扮演,加深文章理解
角色扮演是目前教学中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对角色扮演非常有兴趣,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鉴于此,老师要做好角色扮演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学生感觉文章中的角色就是自己,把文章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热情,学生能主动阅读,提高了教学效果[3]。比如,老师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把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这样,学生对文中的形象便能深刻理解了,并且营造了欢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无忧无虑阅读。
四、结束语
阅读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维。读、写、绘、演多元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体验,学生在这个模式中可以自由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所以,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读、写、绘、演环节的有效融合,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还要加强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旭. "读、写、绘、演"多元融合提升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水平[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
[2]黄少珠. \"读、写、绘、演\"多元融合提升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水平[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12):38.
[3]汪喜红, 汪喜燕. 挖掘阅读资源提高写话能力——浅谈小学语文低段"绘本写话"教学[J].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2011(2):7.
作者简介:李俊英,1970.02,女,汉,重庆铜梁,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