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内向的孩子虽然内向了一点但是很乖很听话。有些开朗的孩子也会有偶尔内向的表现。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人生,并不是说内向点的孩子就有性格缺陷。他们需要更多的正确引导,来自老师。
关键词:内向幼儿 引导方法 幼儿老师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个性特点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而这个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几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观察到班级中孩子们有些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表现出不喜欢幼儿园,来幼儿园就开始哭泣这些问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产生心理问题的苗头。构成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关于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对待性格内向的孩子,使他们在幼儿园感觉轻松快乐,爱上幼儿园,在本文中我分享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一、内向幼儿的表现特征
1、注视会让内向幼儿不安
老师的一个眼神或态度,都会让他们思考或猜测。有时候平日里不太开朗的某个孩子突然表现的很开心,很放松自如,这引起了我的关注,而我稍微注视着他看,那孩子会看到我之后立即收敛,我意识到注视给他带去了负担。因此后来我很少去盯着比较内向的孩子看,不想给他们带去心理负担,反而更多是微笑面对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带去的温暖。
2、内向幼儿比较敏感
班上有位叫萱萱的女生非常内向,在班上很少说话,偶尔看到她高兴的样子都是在和班上唯一的好朋友聊天,大部分时间她不和别的小朋友讲话,安静地坐着盯着我看的时候,我会鼓励她去和身边的小朋友讲话,可是她仍然一动不动。不回复我的话,脸上没有表情,也不采取任何行动,让人捉摸不透。她可能是我们班最内向的孩子,有时候去找她聊一聊,我记得我问过她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家吗?她回答是。爸爸在哪里上班?在我们本地吗?她很艰难的回答我,并且声音很小几乎听不清楚。后来很偶然的一次机会,通过她妈妈了解到她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爸爸,这让我很惊讶,我不知道她自己是不是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后来我对她比较自我的行为就更加理解了。和内向的孩子交流需要平时生活中多点耐心,可以和孩子们聊点兴趣爱好、聊点他们的好朋友之间的故事,避免他们过多联想。
二、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内向幼儿
1、需引导内向幼儿正确表达
班上有位叫妍妍的小女孩,平时在班上比较内向,在家里是爸爸的小公主,爸爸总是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妈妈相对比较严厉,所以她总是和爸爸讲很多心理话。她在学校里总是斯斯文文的,不太喜欢展现自己,而在家里就是大家的中心,有求必应,并且是妈妈形容的“戏精”。她在学校好朋友较少,最近交的一个好朋友不小心推到了她,她去找老师告状,老师告诉她这件事需要她自己去给那个小朋友表达,让那个小朋友说声对不起,她回到座位上后,并没有让她的好朋友道歉,也没有表现得很生气,老师都察觉不到她的不高兴,但是她回家之后却很生气,大吼大叫,大哭大闹,第二天早上去上学路上,也是对着爸爸大吼,她爸爸一直在安慰她也没有什么作用。妈妈爸爸都十分担心她的情况,于是让我们给她好好讲讲,我们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告诉她不能这样对爸爸大吼大叫,可以好好说,去了小学之后她即将住校,我们让她要跟自己的宿舍同学都要好好相处,多交朋友,因为本身她的性格比较内向,去了寄宿学校会比较孤独,如果能够大度、宽容的对待大家,对她自己有帮助。那么如何好好相处呢?那就是不能太小气,但是朋友之间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表达出来,态度强硬一点,让朋友知道自己不喜欢哪种方式相处。表达太重要了,内向的孩子一定得表达,闷在心里对自己没有好处。
2、跟内向幼儿交流要有技巧
像上面说的妍妍小朋友,喊她过来沟通的时候,她非常紧张身体都是拧着的,她大概以为是要批评她,于是我摸着她的头发,说:“妍妍,你的头发有点遮眼了,回去可以戴个夹子把头发夹起来”。她立即放松了许多,盯着我眼睛,表现出很信任我,等过了几秒钟开始问问她最近的想法和在幼儿园的感受,再开始说正事。
老师在和内向孩子说事情的时候,一定得从关心他们的角度和自身情况开始,从聊小事情,到慢慢地说道正事娓娓道来。
(1)跟内向的幼儿说话要温柔
尽量不用“不准”“或“不可以”等带“不”字的语句要求对待他们,也不要大声呵斥他们。班上有位男生叫轩轩,在老师面前总是怯生生的样子,有次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十分开心的时候,老师叫他,他可能没有听到,突然对他大声了点他吓得哭了起来。后来我们安慰他说老师没有要批评他的意思不要害怕。男子汉要学会大气不要再哭了,同时轻轻的摸了摸他的背进行安抚,于是他立刻听话擦擦眼泪停止了哭泣。
(2)始终支持内向的幼儿
幼儿虽小却具隐藏着巨大的学习与发展的潜力,作为老师要相信和支持孩子,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鼓励孩子,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老师应该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完成一些事,平时让他们帮老师拿个东西等帮老师当助手,无论孩子做的结果怎样,只要做都给予鼓励。
(3)多用积极的话评价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他的信心很多来自于别人的评价,并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老师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尊重和支持,孩子会相信老师的话并看到自己的长处,自己暗示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强,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
3、给内向的幼儿更多的关心关爱
班上有些内向的幼儿一天说不到几句话,找不到幼儿园的乐趣,老师要想办法让他们快乐。比如拉拉他们的手,摸摸他们的头,给他们讲些笑话,送点小礼物等等。长期下去,内向的幼儿会喜欢上老师,对老师教的本领都认真学习,平时也想在老师面前表现的更优秀,进而慢慢地,内向的幼儿也变得积极开朗起来。孩子在学龄之前,能够获取到信息的途径只有与老师父母交谈,所以当孩子有问题时,老师要积极回应孩子的问题。有些时候孩子也喜欢不停的说,老师千万不要说因为觉得很烦就阻止孩子,要多与孩子交流才能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三、正确引导内向幼儿的意义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并树立自信心。
内向的孩子不像开朗的孩子喜欢表达沟通,这会影响他们在班级的行为,正确的引导会让内向的孩子活出自我。班上还有一位男生叫宇宇,刚来到班级那几天总是哭哭唧唧,舍不得妈妈,感觉自己很不习惯新老师新同学,早上妈妈把他送到门口,他很乖巧地和妈妈再见不会哭闹。虽然心里不开心,但是仍然听话的走进来问候老师。他妈妈把情况告诉我们后,我们早上见到他会摸摸他的头,捧着他的小脸蛋逗他开心。而且尽量每天都给他机会,让他上台表演给大家看,他也会大胆地表演不至于一句话也不说。慢慢地上课很认真学舞很认真,后面拥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大声爽朗地笑,在和好朋友们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时,和大家开心地跑。家里人带他去旅游增长见识,还给他报了英语兴趣班,他都很乖的接受,在学校里我们给他机会表现他自己,他既不骄傲也不扭捏,虽然不太爱举手,但是现在每当请他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都会回应,有时还上台来大大方方地表现自己。
总结,内向的孩子老师一定要给机会,多让他们来做事来参与,体验活动的乐趣之处。比如在幼儿园点名让内向的孩子来帮忙擦桌子,发碗筷;上课的时候多用眼神鼓励内向的孩子,多点眼神交流的次数带动他们;跳舞的时候,拉拉他们的手,邀请他们上台带大家。家长也多带着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这样会给孩子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每个孩子的性格各有特点,有些内向的孩子经历了事情之后也可能变得开朗起来。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去改变内向的孩子。有的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我们老师就多夸夸他在幼儿园很能干;有的孩子没有好朋友,我们就给他找好朋友;有的孩子害羞,我们就多请他们上台表现并且给与鼓励支持。持之以恒地正向引导他们,孩子们的性格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如何引导性格内向的幼儿》刘荣 幼教 特教研究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