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洗礼,我国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得到的优秀产物,是发展的产物也是发展的动力。初中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有着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及发扬的责任,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就相当重要了,本文首先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将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措施
引言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有着不少需要活在当代的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国产生了很多的文化,这些文化一些被时代淘汰,还有一些被传承了下来,等待着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让他们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还可以让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升华,但传统文化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具象存在,那么初中生要怎么对这众多又抽象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这就需要初中语文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找到最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初中生国家的发展的新鲜血液,所以初中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很重要。中华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学习的各个角落,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对语文课堂进行丰富,初中生刚接触到文言文,难免会觉得乏味、枯燥、难懂,趣味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入有效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个人修养有着促进作用,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文化,比如学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mò)水悠悠”时, 如果文化素养不够很有可能将“脉”错读为“mài”,同时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祖先多年来的智慧结晶,里面蕴藏着很多文化内涵以及道德观念,有助于初中生个人修养的养成。
二、如何有效将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相融合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理应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找出好的方法帮助学生接受、喜欢上传统文化的学习,以下是几种初中语文课堂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
2.1结合授课内容引入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的类型,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为了渗透传统文化不顾授课内容,凌乱的融入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做到对授课内容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春》这篇文章的讲解时可以将春天与春节联系起来,让学生想到春天的开始与春节的关系。
当我们引出春节之后,这个时候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导学生对春节的习俗进行讨论学习,同时可以找出几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词来与课文文本内容进行对比,课堂上就会有学生说“春节我们要贴对联”、“春节我们会剪纸”、“春节我们要吃团圆饭”、“我知道关于春的诗词: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也知道一两句关于春天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这样愉快的课堂被氛围中,传统文化就会不知不觉的被渗透在了初中语文课堂。
2.2创新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成效
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对传统文化的“灌输性”讲解,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比如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教师可以举办诗句接龙活动,输了的学生表演一个才艺;学生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让一个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对这首古诗词不限形式的对同学进行讲解,可以是对话剧表演,也可以是普通演讲,还可以是歌唱叙事……教学手段的创新,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比如在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找出有关这首诗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对古诗中所描述的环境进行理解,同时可以只放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知杜甫当时所处的环境,更好的带入角色,较准的把握古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3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好的教学方案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初中教师为使学生更好的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学习,可以对教学方案进行良好设计。再多的文化知识摄取,学生无法运用在实践中终会觉得无趣,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实践的重要性。比如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对联”的活动,通过对主题的设定,让学生利用所学进行随意创作,做到对学习到的关于对联的知识学有所用,通过这样的实践课练习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将“猜灯谜”活动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以创设灯谜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我们都说学生对分数很看重,但我们也不能忘了学生对教师的鼓励也很看重,教师的鼓励是学生成长与努力的动力,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时尽可能设计一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设立教学周,这周学习关于节日的古诗词、下周学习关于冬天的古诗词……每周的周一让学生对自己学习到的古诗词进行分享,分享过程教师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夸赞,有效激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有效的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扬,同时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渗透,同时还要做到对传统文化有效渗透、选择优秀适合的传统文化进行渗透,避免盲目无规则、无想法的渗入。
参考文献:
[1]杨涵.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18年20期。
[2]邓萍萍.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分析[J],中国期刊网,2020,(01)。
[3]汤广州.初中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教育学期刊,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