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张伟东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目前学校教育已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途径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目前学校教育已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途径,现在教育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心理学家明确指出,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当中的重要他人,所以提高家校合作的密切程度,有利于学生学习风气、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引导,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陪伴,孩子的发展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营造下的[1]。因此,想要小学学生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学校必须建立与家长的联系,与家长进行相互协作,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班级的管理工作更加的有效化,小学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状态,更好地实施指导。
一、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素质不高
        就目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家校合作进行分析,可以巧妙的发现,许多教师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有力而心不足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班主任在跟家长沟通的过程当中,无法正确地理解家长的意图,所以沟通的内容并不能够讨得家长的欢心,如此导致沟通无效化。第二,小学班主任在跟家长沟通的过程当中,通常不知道怎样去尊重家长和平等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太过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不愿意去听家长的想法,由此会让家长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由此导致交流低效化。第三,小学班主任在跟家长沟通的过程当中,偶尔会产生分歧,而班主任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一现状,最后不欢而散。
(二)家长缺乏重视
        由于每一个家长的文化以及教育理念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再加上合作当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家长愿意跟教师积极的沟通学生的状态,而大部分的家长对于学生的状态,采取置之不理的状态,除非小学班主主动通知,不然大部分家长不会主动询问学生的现状[2]。绝大部分家长对于家庭和学校合作缺乏重视。究其原因就是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不重视,无法真正理解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性。
(三)教师精力不足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他每天管理的事务较多,除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发展状态,还得为班级的文化建设、精神建设、班级的纪律建设进行思考。很多小学班主任往往在管理工作中忽视与家庭的合作,也正是因为小学班主任精力不足,导致家校合作缺失。
二、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一)开展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对于家校合作而言,教师的合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合作的效果,教师是合作的主持方,需要在合作过程当中具备全面的能力。所以学校应该要重视教师的素质,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学校教师的分析调查能力,以及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力。其次,还可以开展一些实战演练,让不同的教师模拟家长,让教师在实践当中锻炼其沟通措施,并让教师在沟通过程当中保持尊重家长与家长平等交流。

例如,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充分地尊重家长,首先小学班主任要尊重家长的修养和品质,不以貌取人。教师应该具有基本的倾听能力,倾听家长对教师说的心里话,而不是敷衍了事,或是听而不入耳。对于教师而言,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切勿疾言厉色,应以和平的心态与家长沟通孩子的现状,当与家长出现分歧时也应该灵活的、友善的处理,而不是愤怒家长教育水平低下。对于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偏差的情况,教师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巧妙的发现,可以实施指导,但不能主导或太过专制,这样会让家长感受到压力,进而不愿意与教师合作。
(二)重视合作,提升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家校合作也应该打开新的模式,教师学校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合作平台,促进小学班集体质量的提升,要善用网络资源,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让家长辅助小学班主任做开学报名登记工作,并且在平时还可以把学生的表现,在第一时间内汇报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家长也可以汇报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小学班主任也能够实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其次,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引领家长参与,让家长引起活动的重视,促进家校合作。比如安全教育,学校应该特别叮嘱家长在孩子放学时,要考虑到天气原因,以此促进家长学校沟通的亲密性。最后,小学班主任还可以建立家长校园,定期引领家长走进校园,定期让家长走进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家长、教师的情感交流。但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完善制度,确保家校合作落到实处,促进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比如学校可以专门组织家校合作机构,召开家校合作大会,成立家长委员会,明确各部门的相关责任,真正地发挥每一部门的意见和效用。
(三)掌握方法,构建有效沟通
        班主任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第一,要让家长感受到教师队伍的重视。其次,教师在与家长探讨的过程当中,要重点谈论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最后,小学班主任要选择沟通的时间以及沟通的地点。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抽自己空余的时间进行家访,家访能够促进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之中,家长可以谈论自己孩子的现状,班主任可以谈论对孩子的期望,在共同的期望之下为学生制定合适的规划。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做好学生状况的沟通工作,还应该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长能够带领学生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在家里学校同时养成。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工作,让不同的家长交流教育心得,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指点和帮助,以此促进家庭教育的质量。班主任可以在家庭教育当中提供一些指导工作,但要确保在指导的过程当中,不要太过强势而让家长产生反感,要做好参与协调的工作。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开展无疑使得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加的顺手。所以,现代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应该要引领家长参与,用合理的沟通方式、合作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简而言之,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班主任、家长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从各个角度去展开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翠花. 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 才智,2020(09):140.
        [2]付玉萍. 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应用分析[J]. 学周刊,2019(2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