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忽视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发育产生短期和长期的严重危害。被忽视儿童的各种行为影响其人际关系、同伴交往等方面。而在人际关系、同伴交往中所遭遇的挫折又将影响其行为和心理,形成一个恶心循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象很听话,是个“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应更引起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关键词】被忽视儿童、行为特征
众多研究表明,幼儿处于被忽视状态,不但会对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阻碍个体在青少年乃至成年期社会性适应能力的获得。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忽视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开始重视防治忽视儿童的问题。
一、被忽视儿童的现状
在我国,由于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致使儿童忽视问题普遍存在。在幼儿阶段,一项对683户对3-6岁儿童忽视的调查显示,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儿童忽视。被调查儿童的总忽视率为32.5%,总忽视度为42.5%.....”。专家指出越大的城市,年轻父母的社会压力越大,他们照顾孩子的时间越少。调查显示:家长经常不与孩子交流、游戏而造成的情感忽视是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忽视形式,我国被忽视儿童也是大大存在的。
在幼儿园中,未被老师、同伴关注的儿童也有一部分孩子所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对全园老师进行了班级中被忽视幼儿进行调查,每班有1/4的孩子在班级老师和同伴中受忽视。他们在平时生活和交往中所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且不令人头痛,不容易引起家长、教师的注意。因此,这部分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二、被忽略儿童的引导策略
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自信往往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强者的重要条件之一。被忽视型幼儿一般是因为自信心不足而惧怕与同伴的交往。教师应运用教育技巧,点燃幼儿自信的火种,为其走向群体生活铺平道路。
(一)关注幼儿的“心理营养”
师幼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使幼儿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
互动的动机也更强,效果也更好。“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对这一事实的体现。要按照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去满足他们,给他们真正的“营养”。 按照他们的需要,比如说我知道他们需要接纳、需要重视,需要倾听……当他们有需求的时候就满足他。
生活中,我在他们身边,当他们有疑惑,需要支持的时候,来找我,我会放下手中的东西听他们,然后给他们一些鼓励,一点点引导,那他们就很高兴了。要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多让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培养幼儿其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交往和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语言。然而,被忽视儿童的语言能力较弱,不主动与同伴交流。因此在与幼儿的社会交往上也有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要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情感,发挥交往的本质功能──语言功能。首先,让幼儿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同伴之间说:“给我玩一下好吗?”“你的玩具真好玩!”“你不要拿我的东西,我还要玩!”等等。让幼儿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其次,克服幼儿怕“说”的情绪。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幼儿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游戏、语言活动等形式让幼儿大胆的说出来。最后,游戏中获得选择,扮演角色的体验,进行自由交流。教师在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各种角色游戏及区域活动。如:在娃娃家游戏中,这个孩子喜欢做妈妈。孩子生病了请妈妈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孩子自然而然的与医院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适时的参与游戏,平等的角色与幼儿交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
(三)创造机会,让其成功体验,增强自信
被忽视型幼儿一般胆小、羞怯,害怕做错事情。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关心的,使他们相信:我是好孩子,老师喜欢我。对于幼儿的过失、短处,教师也不要直接批评指责,而是改用期望、信任和勉励,运用正面激励的方式。教师可用“再试试!”“你一定会行的!”等激励性语言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给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美国哲学家艾马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具有退缩行为的幼儿。我们要为其增强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诀”,即让她体验成功。我有意识地为她创造成功的机会。自从她开始信任我,喜欢走到我身边后,我就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或任务让她完成。我多给她发言的机会,声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说,就多鼓励她。提供给她锻炼的机会。如“请你去叫小朋友进来梳头。”“请你把这本书给小朋友”等,积极为她创设与同伴主动交往的机会。每当她完成任务后,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五角星或一朵小红花等。尽量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帮助她勇敢地迈出主动与人交往的第一步。
参照文献:
[1]王振宇,幼儿心理学 [M].1993:242-261
[2]郑淑杰,张永红 . 学前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研究综述 [J]. 学前教育研究,2003 ( 3 )
[3]曾守锤,吴华清,幼儿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J]. 幼儿教育, 2004 ( 2 )
[4]杨金丽,浅谈被忽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J]. 学前教育研究 1998 ( 5 )
[5]王五红 . 浅谈被忽视幼儿的鉴别与教育 [J]. 幼儿教育 .1993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