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幼儿自主生活能力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相应的教育策略,多途径为幼儿提供较多的自主生活的机会,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生活能力;培养策略
现如今,大多数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幼儿自主生活的能力非常薄弱。一些家长非常在意幼儿的发展,为幼儿报各种辅导班以提升幼儿的学业能力,但是家长常常忽略了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幼儿办不好或者做得慢,家长往往就代劳,并且认为只要幼儿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但是家长们没有意识到:自主生活能力越早培养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越好。凡是幼儿能自己做的事,都必须让他自己做,因为只有幼儿自己去做了,就能与事物发生最直接的接触,就能得到最直接的经验,这样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才会形成与发展。
一、提高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生活能力指的是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我们要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学会生活。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儿童早期的心理活动中有更多的主动性,说“我可以”、“我自己去”、自己尝试实验等。我们必须欣赏幼儿独立生活的愿望,并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鼓励和指导幼儿完成自己的任务,从小就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生活能力。在尝试自主生活的过程中,幼儿能得到最直接的经验,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发展自己的技能。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承担责任,在完成后获得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形成。
二、多途径有效培养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教育策略
(一)创设多元的环境,引发幼儿自主生活意识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大班要把生活实践场打造为“温馨的小厨房”,于是,师幼展开了头脑风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厨房”。有幼儿说我喜欢厨房有很多好吃的,也有幼儿说我家的厨房有碗、架子……等等。在一系列的讨论后,“温馨的小厨房”——生活场有了:各种各样的小零食,整齐的小盘子、红色格子布、各种工具……在创设中,打造以“家庭”为模式的生活场,以“温馨”为主题,处处考虑到细节,不仅美观有装饰性,还考虑到位置、高低是否适合和便于幼儿的操作。生活是美好的,家庭是温暖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参与生活的意识油然而生。?
“环境是会说话的”,教师可以在“温馨的小厨房”提供生活小标识、小步骤,提供幼儿自主生活的照片等等,并且根据幼儿自主生活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更新环境。多层次的环境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发展。
又如小班在活动区地垫前、茶杯架和饮水机旁都贴上了小脚印,引导幼儿倒水、喝水、游戏、上厕所时,小脚踩在脚印上等候。在盥洗室里为小班幼儿准备了洗手的流程图,让幼儿了解了正确的方法。水龙头旁张贴了节约用水的卡通图,提示幼儿洗完手后要拧紧水龙头。利用走廊创设了“汗巾宝宝的家”, 挂汗巾的架子上贴有幼儿的照片,幼儿在游戏开始前会自取汗巾,游戏结束后会自己挂汗巾,这些都起到了环境暗示教育的作用。
(二)利用生活场的操作,激发幼儿自主生活兴趣
生活场是幼儿再现生活情景、提高幼儿操作能力的场所,让幼儿的被动生活变为主动生活,并形成一种生活习惯。例如中班幼儿生活场“煎蛋”游戏中,有两个精明能干的“小厨师”楠楠和静如来到生活实践场。她们经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互相帮忙穿上了围裙、带上了帽子,套上了套袖,然后开始敲蛋。楠楠拿一个碗,然后从盒子里取出一枚鸡蛋,拿蛋在碗的边缘轻轻地敲了一下,蛋没破,她看了看蛋,刚想再试一次。
突然,站在一旁的静如抢过鸡蛋用力在桌上敲了一下,这一敲蛋破了,蛋黄和蛋白全部都撒在桌子上。楠楠急得哭起来:“怎么办?呜呜……”静如忙说:“别哭,我会弄干净的。” 她把桌子收拾干净,又拿了个蛋说:“刚才太用力了,要轻一点。”这回她比上次轻多了,一下、两下,蛋破了一条缝,她学着大人的样子两手一掰,蛋黄和蛋白乖乖的掉到了碗里,楠楠高兴地拍起手,接着,她们俩一个拿着碗、一个用打蛋器打着蛋,配合默契,开心地完成任务。敲蛋是一种生活技能,用力太小或太大都不成功,这需要不断地尝试操作,最后找到了敲蛋的技巧。幼儿在生活场的操作中亲身体验解决一些小事的处理办法,增强自信心,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幼儿自主生活的兴趣。
(三)进行生活化的游戏,提高幼儿自主生活能力
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对幼儿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趣味性、生活化的游戏不仅能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让幼儿对学习生活充满兴趣,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迅速的发展。游戏的教学方式既轻松又有趣,是极佳的教育方式。
例如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喜欢游戏。因此,我们利用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幼儿的解决生活能力。如:为了让幼儿愿意喝水,逐步养成自主喝水的习惯,我们在喝水处的墙面上设计了“金鱼吐泡泡”的场景;喝完水进行“送杯子回家”的游戏。在“餐厅”的生活情境游戏中,幼儿自己动手倒水、端茶、调味,巩固正确使用餐具的能力。在“娃娃家”“给宝宝穿衣服”、“给宝宝扣纽扣”、“给宝宝穿袜子”等游戏中,让幼儿习得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生活技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游戏,逐步养成了幼儿生活的自主性,而且获得简单的生活知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
(四)实施家园携手共育,提供幼儿发展的机会
父母是幼儿最好的榜样,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家庭教育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责任。”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庭必须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协调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平时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可以传授一些关于幼儿生活技能培养的指导要点的信息,如“如何教幼儿自己脱衣服、煎蛋的技巧”等。家长们明白了共育的意义,不仅把年幼的幼儿带回家,还教他们如何获得生活技能,并定期与教师讨论教育方法和幼儿在家的情况。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会让教育效果增加一倍。例如:家长在叠衣服的时候可以邀请幼儿一起参与进来,先自由尝试体验叠衣服,再给幼儿正确的叠衣服步骤,并且通过与幼儿交流,拉近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并且鼓励幼儿多多参与到家庭活动中来,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父母不要害怕幼儿受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受过伤才会成长。再如,家长在做菜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帮忙打打杂,洗洗菜,递个东西,也可以买一些幼儿可以使用的工具,让幼儿参与进来,与家长一起自主体验做菜,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生活能力皆是从幼儿时期培养起来的,任何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同样并不是到达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自然而然形成的,父母只有让幼儿从小养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幼儿才能够更好地成长。
综上所述,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上只是笔者初步的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与时机,激发起幼儿自主性、积极性,多途径有效地培养幼儿自主生活能力,以达到不断提高幼儿自主生活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是一项长期的课题,需要站在科研角度进一步思考与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继续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张媛媛. 多途径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J]. 好家长, 2018(65):152-152.
[2]曹伊娜. 幼儿园小班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游戏教学方式[J]. 才智, 2016(30).
[3]王娜. 童心点亮阅读——探索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8(7).
[4]德机卓玛. 幼儿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C]// 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