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在学校教育中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应该从平等尊重,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交流互动,优化师生沟通的策略;宽严并举,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家校合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这几个方面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时代 构建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规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更不得歧视 、侮辱学生,严禁虐待、伤害学生。可见在新时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那么,应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平等尊重,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而言有绝对的权威,许多教师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施教者位置, 希望学生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服从自己,师生关系严重不平等。 但是,教师什么时候真正放低姿态,去真正了解、尊重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呢?现代社会要求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消除不平等的师生观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应该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
首先教师应该做到师生关系平等,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打破一直以来对教师角色的僵化的认识,由过去的知识灌输者向积极的成长引导者转变。教师要改变自身一直以来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发展中的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从而在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次还要改变自己的知识提问者的角色,多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发挥学生的作用,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多留一些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人。
最后,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课堂主宰者和外界评价者的角色,在让位于学生的同时,也把学习的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评价,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自身教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建立正确的师生观。
二、交流互动,优化师生沟通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学校常常会见到一些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漫不经心,充耳不闻,教师禁止的事情,他们却兴趣盎然,“顶风作案”;而那些“亲其师”的学生与教师有良好的交流互动,往往都会“信其道”。如果师生沟通顺畅,心意相通,就会彼此理解,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师生沟通不畅,水火不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育就无从下手。善于运用沟通的艺术,优化师生沟通的策略十分重要。
1.设身处地,耐心倾听
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他的内心感受,以孩子的眼光去看他的生活,以孩子的逻辑去推理他的思想。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讲述,教师要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不要轻易地打断他的话。
2. 搁置一旁,延后交流。
有时学生犯错,教师二话不说一顿责骂,只会让师生产生矛盾冲突。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以反思问题的时间与机会,不急于对学生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定,以静制动、以冷促热,让学生依靠自己的理智去辨别是非,教师再选择恰当的时间与场合,与学作交流,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幽默语言,化解尴尬。
调查中表明,学生所喜欢的教师的特性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有幽默感的教师走进学生中,学生会感到快乐轻松,收到了春风化雨的效果,沟通起来也更加顺畅。
4.巧用信息手段,真情流淌。
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工具有许多,如微信、QQ、短信、微博、论坛等,巧妙运用信息手段可以避免师生面对面的争吵,使双方都能比较冷静地看待问题,并且有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从而打开师生之间的隔阂,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俗话说“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言一声六月寒。”只要教师饱含真情地和学生交流、沟通,将属于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在沟通中学会倾听每一位学生,一定会于无形中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定会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三、宽严并举,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宽容的赞美。学生最主要的特征是青涩稚嫩,成长的过程缓慢而漫长,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犯错误时在所难免的。学生对错误有一个认识、反思、改正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错误面前,教师对学生一味批评训斥、惩罚显然不行,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进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错误,自觉改正错误,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比如学困生一直是我们平时训斥的主体,不注意听讲,成绩不好,总是违反纪律。可是他们其实大部分可听不懂,课堂上要端坐着,不许讲话;有些学困生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成为班里的前几名。教师凡事一味苛责只会让他们备受打击,甚至是“破罐破摔”。因此,只要学生有进步,有亮点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的宽容是循循善诱,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这样可以融洽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希望,使其在更广阔的天空自由飞翔!
当然, 宽容并不是对学生错误无缘由的庇护。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就没有稳定的教学,就没有学生成绩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宽容,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严格要求学生,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求恒,严而求细。这样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良好风气,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的各项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家校合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是相一致的,所以应加强家校合作,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还要注意运用信心激励。“赞扬孩子、赞扬家长是与家长交流的法宝。”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的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教师与家长沟通时,把对孩子的期望和肯定,通过家长传输到学生那里,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从而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尊重、民主融洽、求同存异和教学相长的关系,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各方面良好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实施多方面的策略,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Z].2018 -11- 08.
[2] 周玉芳.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之我见[N].云南经济日报,2011(201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