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价值与挑战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谭颖 阚莹莹
[导读] 人工智能产品的丰富化也对高校图书管理服务效能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
        摘要:人工智能产品的丰富化也对高校图书管理服务效能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它的应用既大大降低了图书馆的人力成本,同时也提高效率,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但因为个别因素的存在,导致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效能提升方面出现挑战。对此,本文通过对该挑战的分析,探索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希望能更好的提高人工智能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形成智能图书馆,为优化图书馆服务提供基础。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价值;挑战
        引言:相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人工智能下的图书馆服务效能更具优势,它能利用各种电子设备来模拟人工服务,简化信息处理流程的同时也扩大服务空间,为图书馆带来更多服务项目和功能。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展现其价值并应对现实中的挑战,提高读者阅读体验,这对促进高校图书馆自我革新、推动其智能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人工智能与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价值体现
        1、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降低其成本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深受大学师生的喜爱,因而每日借阅之人众多。而要想维持借阅秩序和规则,保护馆内资源不丢失、不损坏,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化控制手段,让师生通过刷脸或刷卡等方式能够快速进入到馆内,避免排队等候。通过自主查询机器帮助师生在很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和信息,完成借阅登记,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服务精准度,推动个性化发展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手段,高校图书馆能更好的挖掘师生需求和资源,满足学生需求,提供更为精准化的服务,增强师生的满意度。另外,通过应用人工智能释放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双手,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图书馆服务创新。比如有的图书馆员更希望加强知识学习,倾向教师领域拓展,成为兼具教师、图书馆员双重角色的新型群体。有的图书馆员则会在阅览室、展览室方面下功夫,通过收集、整理整理,撰写更加优秀的推荐词、优化馆内布局和设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二、现阶段人工智能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挑战
        1、合理利用人工智能,保障经费支持
        当前的人工智能尚未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人为完善。比如学生问题百样,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设置却比较固定,仅能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其他问题则难以解决。再加上很多学生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导致沟通出现障碍。馆内安排的流动机器人数量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资源浪费等,都促使高校图书馆想要提升服务效能就必须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另外,高效的人工智能也需要不菲的费用支出,不仅系统花费高,机器人价值也不低,再加上维护费用,对于很多高校而言都是非常大的一笔支出。这些支出会压缩图书馆经费,导致其难以及时有效更新文献资源,降低图书馆的新颖性,导致其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
        2、缺乏系统管理人员,技术难与实际需求匹配
        替代人力的人工智能虽然大大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但也带来了新的烦恼,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系统管理问题。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系统是比较先进的一种系统,它需要高科技人才来维护才能确保其正常运行,而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员都不具备这些能力,导致机器一旦出现故障,很多工作将陷于瘫痪,无法正常运行。对于大数据系统,馆内也难以充分合理利用,导致其无法发挥实际价值,服务效果难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即使是在获取人工智能平台、产品服务权限的情况下,图书馆的实际需求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三、促进人工智能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有效途径
        1、分批引进人工智能,开展同业考察
        高校图书馆想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首先要分批次、有计划的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这样既能保证其运行成本和基础设施,同时也不会对馆内资源采集产生不利影响。在引进机器人过程中,也要从小开始,渐渐完善壮大,这样才能避免浪费,提高利用率。另外,高校图书馆也要尽量争取相关部门、社会捐赠、行业协会等支持,筹集必要资金,满足提升需求。图书馆员可以在引进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系统之前,先到其他有人工智能系统的图书馆去参观考察,借鉴其经验,丰富自家馆内完善,确定最优方案。
        2、定制人工智能技术,培养管理人才
        市场中出现的人工智能产品虽然好却未必适合高校图书馆,对此,高校图书馆最好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适合其应用的系统和设备、智能算法,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图书馆应用无障碍。比如企业根据图书馆需求研发智能搜索系统,能根据师生姓名、证件号、借阅记录等与其学科、专业相联系,并推荐相关文献资源,方便师生参考借阅。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更能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服务精准度,同时还能提高服务效能。
        不仅如此,馆内可以自行组织馆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操作,并掌握基础故障维修方法,这样能大大节省时间,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利用率。另外,在引进人才时,要为馆内“量身定做”,形成更具人工智能建设思维、管理策略的体系,实现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的完美融合,平衡传统与创新间的平衡,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准。
        结束语
        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不仅大大提升,也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将其融入到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既是一种机遇也是很好的挑战,对高校图书馆自我革新有重要意义。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时代不断追求新模式、组建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创建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更精准的文献资源,为切实提高其服务效能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涂军.人工智能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价值与挑战[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9):79-80+83.
        [2]张欣.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逻辑与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8,40(12):4-7.
       
        项目名称: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
        绥化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项目号:SHSK2019023
        项目主持人:阚莹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