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各阶段的教学投入较大的关注,也提出了对学校教学更高的要求。对于中小学校教育来说,想要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应重视并落实好对中小学校的校长培训工作。针对目前中小学校在校长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发达国家或是我国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整合一些校长培训的成功经验,来在校长培训策略、形式与方法及学校管理各方面,作出科学的创新实践,以积极保障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质量,发挥出校长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内容与形式;实践性
一、分析中小学校长培训具有的实际意义
在新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基础教育与实施改革的各项措施,都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表示了其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推动各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中小学校的教育品质,优先发展与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但面对如今中小学校发展过程中,学校校长领导能力的局限性问题上,必须积极转变校长培训工作的模式,确立出学校发展的新时代教育方向。
作为中小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校长一职需担负着各种繁杂的管理事务。面对“日理万机”的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事务时,校长需拥有明确而清晰的管理思路,以防被大大小小的事务打乱教学管理的步伐。优秀的校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向教育者的身份迈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校管理水平,建立超强的学校领导体系,培养出一支得力的教师人员队伍,发挥每个教师人员的管理作用,将学校需要完善与践行的各项工作,通过细化的分配,系统的管理与安排,不断优化学校管理的措施。在新时代的学校管理工作中,中小学校长,除了要具备个人良好的师德素养外,还应对新时期教学核心目标的充分理解,建立根本价值观念的学校管理主导思想,通过个人行为的引领示范,增强学校每个教师成员的凝聚力,把握整体教师队伍的教学价值方向,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将现代素质教育、法律法规等各项理念,合理的融入到学校管理理念中。
二、关于校长培训内容与方式的实效性思考
2.1选择适切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
在对中小学校长展开培训时,需要选择适切的培训内容,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培训的课程需要根据教育部门对校长作出的职责要求,及结合校长自身的教学管理使命,来选择合理的校长培训内容。如,作为小学学校的校长,应具备怎样的校长专业素养,可以具体以此来做出对校长培训内容的设置。
其次,基于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作为中小学校校长,怎样才能符合改革时期对校长身份作出的要求,以此为基准来展开相关的校长培训工作。例如,经过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有些校长自己提炼出作为校长应履行的使命:领导好教师及学生,促进学生与教师人员的发展;履行文化使命,学校的发展还重在文化建设;履行为学校长远发展的谋划使命;履行寻找学校创新发展的使命;为了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履行人才使命,建立与完善专业教师人员队伍,等等。
然后,在展开学校校长培训工作时,应结合校长人员自身的迫切需求,来对培训内容的设置,坚持做到按需培训,让校长在培训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学以致用的培训效果。总而言之,要明确校长培训的实际目的,要通过让校长人员在培训活动中,建立起先进的办学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未来长远发展的职业追求,学会如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到各项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既然是要结合校长迫切需求,那么,则可以在校长培训工作开展前,可广泛地征集校长人员对培训课程的想法与建议,通过详细内容的选项,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项内容,在教育教学、校长的思想品质塑造、对于学校工作的管理与组织能力、作为学校总负责人在领导决策方面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得出最为实际性的校长培训方案,
2.2采取灵动的校长培训形式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行业的不断重视,各地区学校的“国培”活动有着逐渐扩大的培训形式。但在大多数的校长培训活动中,培训形式却较为单一,一般都是由专家们在台上对学校办学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进行滔滔不绝地讲授,而下面的校长学员们却很少主动地表达个人的思想,也没有分享出各自在学校管理中的得与失,未能让各校长人员得到应有的资源共享与交流。另外,在新时期的校长培训中,要求达到让校长得到实践性的操作,但目前的许多培训形式仍然流于形式,而缺乏培训活动的实践性。为了达到校长培训活动,能获得实践性,需要保障校长培训活动的灵动性。例如,可以针对某个专题成果,展开各校长人员的交流;或是针对某个经典性的教学案例,提供校长们共同的研讨活动;或是根据目前各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到一些师资力量较薄弱的学校,现场的观察与探讨,结合各成员的思想意见,来共同解决该校的一些实际性问题,提升各校长人员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在校长培训活动期间,带领校长人员到一些有着优秀办学资质条件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一起探究其中的成功经验,分享办校管理心得。
2.3做出实际的德才榜样引领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对于中小学校的校长而言,常提到要积极更新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其实,作为校长身份,大部分人在内心已有了对在教育教学事业上,较清晰而正确的思想认知。但是,在具体的行动与理念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光有满腔的教学理念不行,需要重点对先进教学的理念付诸行动中,需得到有效的实践才行。因此,作为中小学校长,要将个人的学校管理心得,及在一些校长培训活动积累的经验,来化作有效的行动进行落实,扎实地将所具备的办学理念,坚持做到位,通过认真的办学研究,用踏踏实实的态度得到知行合一的实践,才能有效解决办学管理上的成效。首先,校长需要建立对学校事业的热爱之心,用心用爱对待每一个教师人员和每一个孩子,通过言行举止中,发挥校长个人“德艺双馨”的领导魅力,以此来获得教师与学生对校长身份的认可与褒扬。其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来对学校教师队伍的评价,在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时,根据教师们平时的德与才两方面表现,来设立评选的标准。在对教师队伍的日常及学期末评价时,除了要求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学才能外,还应重点强调教师人员的道德素养,是否热爱学生,是否具备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否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面貌,是对一个优秀教师人员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因此,在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时,应将“德”字放在首要评价位置,以校长的领导与示范,标榜与带领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与学生人才队伍,以构建出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
三、结束语
总之,在校长培训工作中,要重视培训期间各校长的表现,也要在培训后期,及时跟进校长培训的管理效果,对校长培训内容与方式作出各项实效性的思考,选择适切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采取灵动的校长培训形式,在校长践行中给予科学的评价效果,以此促进校长培训工作的实性性,提升中小学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香玲.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3):74—75.
[2]林宇.“基于问题的学习”之“十二五”中职校长培i)l[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