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高考中,视唱练耳备考面临内容多,题型灵活,方法多,学生积累少,时间紧,任务重等问题。而微课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内容精湛的特点,能够比较灵活的解决每天的知识与积累,突破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 视唱练耳 整合内容
随着视唱练耳和乐理进入合卷时代,视唱练耳高考内容里不仅有传统的听记内容,还加入了各民族和地方作品赏析,欧洲各时期音乐特点赏析,各音乐大家作品赏析,甚至影视作品赏析、调式分析,内容繁多,覆盖面非常广泛。而微课,能够将这些看上去碎片的内容整合比较完美,也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高效学习、复习,快速提高成绩。
一 、微课的制作
对于主抓音乐高考的老师,身兼数职,声乐、器乐、视唱练耳、乐理,真是上不完的课 忙不完的各项工作,每项的时间都是非常紧凑的,为了完成一节高质量的微课制作:1.确定讲解内容,浓缩内容2.熟悉熟练智能手机 3.把要讲解的内容复述几遍,做到直接、简单、易懂。
具体操作如下:
1、固定好手机,调整好位置。
2、开始手机录制微课,做到思路清晰,口齿清晰,语速合适,方法简单好用,学生听完都能很好运用,这才是一个好微课。
3、可以及时适当修改,从录制不满意的地方开始重录,然后将编辑好的的微课发送到班级电脑,班群等等。
二 、微课的视唱练耳备考中的运用
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结合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科组老师一起相互探讨合作,设计出有趣的、方法快捷的,高效的微课,方便学生用碎片时间高效学习,效果良好。
1、微课提高了学习效率
近两年,广东省的艺考联考,视唱练耳考试都是以机考的形式进行,加入了高中阶段欣赏课的内容,中外民歌欣赏,欧洲各个时期的不同音乐特点,热门影视的音乐片段分析,中外民歌经典片段欣赏、视唱,管乐、弦乐、民乐各乐器音色的区分等等,内容非常丰富,如果不做具体细致的教学规划,相信很多老师会无从下手。把这些复杂繁多的知识点变成有特点的微课,每次微课 只讲一个类型的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积累了知识,不易忘记,可以很灵活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用微课完成重点难点
总结这两年机考题,知识量大,题型非常灵活,降低了往年笔试部分难度,加重了平时的音乐积累的部分。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考了几套题,学生在欣赏音乐片段部分丢分很多,这就是备考中的难点,突破难点的教学中最困难的事情,老师必须分析研究这类知识点,做好学情分析,与科组同时一起,认真备好课,做好微课设计,突出每次微课重点,以及学生最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将优化的微课放课堂或晚自习,比较安静的环境进行学习。
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学习,好多学生喜欢上微课,用时短,效果好,内容集中,学生成绩提高了不少。
三 、用微课减少学生犯重复错误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审题和第一听觉,但有些学生就是不以为然,屡次在作业中和考试中丢多分。例如:欧洲音乐三个重要时期:1. 巴洛克时期,它的特点是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强调曲子的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2. 古典主义时期 特点是优雅华丽,优美动听,匀称而协调。3. 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富有幻想性,标新立异 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学生在辨别音乐特点部分丢分特别多,尤其古典与浪漫的辨别。在设计微课时,一节微课,单独听辨古典时期的多个作品,下节微课再仔细听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代表作品,强化内容,提高听辨能力。接下来的考试,他们做类似的题很快,不用犹豫,收效明显。
四、用微课辅导后进生
听觉好先天的多,但有些学生,天生听觉就迟钝点,但非常喜欢音乐,其它条件可以,所以训练他们的听辨能力,就成了师生日常相互折磨的部分,他们最怕跟听辨相关的东西,学习热情不高,不自信,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一定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老师的不放弃,关心与扶持都是他们的动力,我们在设计微课时,可以量身定制一些基础的,如无升降单音听辨,大小调音阶听辨,音程只听性质,通过一小段时间的训练积累,基础考试,绝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原来听力时可以训练的,自然就主动积极了,成绩提高明显。
五、微课教学应该注意几点
1. 突出目标和重点
要明确微课是为了解决某个知识点服务的,这样的微课才有价值,做到真正解决问题,服务学生,方便学生。
2.内容要精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内容,让学习变得省时高效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主体永远是学生,微课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是关键,老师的语言是否生动、幽默都会影响学生的热情,要重视师生互动,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交流,这样,学生主动性调动了,教学质量自然上来了。
六、微课教学效果分析
微课是时代产物,也是老师们的需要,微课简单好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这届高三两个音乐班,总人数67人,一共进行了5次模考,效果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微课,学生分数明显提高,说明微课效果非常好。
以下是部分数据:
七、 结语
微课区别于传统教学,在高三繁重的教学中,运用灵活多变的微课,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明显,得到学生们普遍认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改变了我们的一些传统观念,希望更多人使用推广微课。
参考文献:
[1]何建军. 微课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中外交流,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