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点亮心灵的灯火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陈成娟
[导读]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首先要有足够的爱心,爱学生、有耐心,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连续担任了二十多年班主任的我,对师爱、师德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透过具体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
        基本情况:陈小明,男,8岁,就读于我校三年级,其父母经商。
        主要表现为:
        (一)纪律方面:在课堂上,他毫无纪律可言,不是捅捅这个,拽拽那个,就是趁老师不注意换个座位、发个怪声什么的;经常无缘无故的骂人,有很多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
        (二)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
        (三)思想方面:缺乏上进心。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发现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不管孩子要求是否合理,只要他开口:“我要……”父母便有求必应。尤其是孩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家长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孩子失去原则。对孩子的一昧迁就、满足,极容易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二)教师因素
        经调查得知,在学校里他一向以自我为中心,不把科任老师的教育当回事,屡教不改。因此,老师们也就渐渐对他失去了教育的耐心,甚至会放弃对他的教育管理,放任自流。
        三、转化策略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也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以真诚的爱点亮学困生心灵的灯火。
        (一)用爱博取信任
         纵观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国内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推广材料,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时刻怀着对学生十二分的爱心,让爱心成为工作的推动力、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我们都知道,像陈小明这样的学困生一般比较敏感、戒备心强,总认为老师和同学们都厌恶自己。因此,在开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我首先选择用爱心去暖化他,与他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并取得他对我的信任。
         一节语文课,我刚到教室,班长就慌慌张张地告诉我:“陈老师,陈小明流鼻血了!”我立刻让同学们把他扶到卫生室,再让他保持头颅前倾,接着用湿毛巾在他额头冷敷几分钟,同时在他的同侧耳孔吹气。终于,他的鼻血止住了。他的第一句话并不是感谢我,而是说:“陈老师,你是神医吗?不用打针吃药,就把我的鼻血止住了!”过后,他妈妈赶到学校时也对我表示了感谢。从那以后,他便开始佩服我、尊重我和信任我。在学校里,我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在课堂上,他也逐渐变得安分守纪,没有了小动作,更是专注于课堂的听讲与学习。
         (二)用爱创造机会,唤起其自信。
         每位学生其实都特别看重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哪怕是老师的一个肯定的微笑,都能让他们兴奋不已。尤其是陈小明这样特殊的学困生,更是如此。

所以我选择主动亲近他,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倾听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并帮助他树立自信心。首先,我采用了家访的形式去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并取得了家长的肯定与配合。然后还通过学校里的活动去观察他,了解他的兴趣与爱好。一周下来,我惊奇地发现他很喜欢体育课,更是钟情于踢足球,他父母每个周末都把他送去廉江断箭俱乐部上足球课。我暗暗自喜:“原来他是个小足球迷,机会来了!”
         某天下课后,我故意请陈小明同学帮我把教具拿到办公室,并把他带到体育老师的办公桌前,向体育老师说明情况,并希望允许他加入学校足球队。体育老师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当时陈小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对我更是连连感谢。慢慢地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重视和关心,因此每当我上课,他都会认真听讲,并且按时完成作业。于是,我乘胜追击,认真留意他的每一点进步,不断地鼓励他,在班里逮住机会就表扬他。在一次校内足球赛上,他表现优秀,在赛场上一连踢进五个球,为我班夺得冠军。赛后我对他说:“这次你为我们班夺得荣誉,老师十分高兴,也为你感到骄傲。如果你平时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课,那你就更棒了!”他欣然答应了我的要求,并保证以后做个好学生。果然,从那以后他不但不再欺负同学,还学会了乐于助人,积极帮助身边有需要的同学。慢慢地,他在课堂上也学会尊重科任老师了,学习也变得积极认真,还踊跃地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后来在随堂测试中,他考了54分,比之前足足进步了20分!其他科任老师纷纷对他的改变赞不绝口。
         四、辅导转化效果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合作教育以及他自己的认真努力,陈小明成功“脱困”了。他在班级中与同学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劳动,还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仅如此,他还自觉遵守纪律,按时完成各科作业,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同学们都说:“陈小明变了!”
         五、结论
         师爱,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师爱,是诱导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股推动力;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师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转化学困生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善于运用师爱这股源泉,坚持不懈,真正用爱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就能让爱点亮他们心灵的灯火,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