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班级里,学生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其性格特征和心理情况也各不相同,最终会导致学生们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各异,尤其是在数学这类理科科目当中。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被要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能力、知识的进步与提升,为此,广大数学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总结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八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引言: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统一教学的方法,没能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其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就导致班上学生之间的差距会逐渐拉大,教学质量降低。为改善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引入分层教学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特质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入手,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开展教学,保证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要,使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稳步提高水平。
一、分层教学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内容将学生合理进行分组分层,将水平相近的学生编制为一组,并针对不同小组的情况区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妥善的对待,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二、教学任务的分层教学
在制定教学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速度,针对每一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板块时,要求基础知识不牢固、接受能力较差、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只需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即可,普通学生则应当具备识别轴对称图形的能力,能够画出对称轴,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需要能够运用这种对称特点来将不规则图形分割,计算面积和周长。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任务要求并不代表对学生能力范围的定性或者对他们的否认,教师必须提前说明,强调这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所采取的一种暂时性的、动态化的教学模式,当学生水平提升时,任务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循序渐进,要避免得到简单任务的学生对自身能力和水平产生怀疑。
三、对学生开展的分层教学
1、了解差异
想要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开展分层教学,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们各自的特点与差异,作为对他们进行分组的依据。教师应当先通过小测验等形式,结合学生们的平时成绩和课堂表现,来对每个学生进行初步定位,并在接触过程中逐渐深入了解其性格特征,最终对学生作出分组。除了知识水平基本一致外,每个小组的成员最好是性格互补,例如安排积极活跃的学生带动氛围,促使其他学生也更加努力,还有性格沉稳、做事细致的学生来作为榜样,摈弃浮躁之风,让整个小组在研究学问时都能够平心静气、投入到其中。
2、合理分层提问
提问是课堂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活跃氛围、增加课堂趣味的重要手段,合适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潜能,让他们一点点进步,触摸自己的极限,达到更高的水平。在提问时,教师应注意分层要求,用简单的、一步到位的问题来提问后进生,并在得到正确回答后及时表扬,增强其自信;对基础牢固、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提问时,已经不能局限于问题本身的答案或者对错,而是应当注重拓展深度和广度,从一道题目当中延伸出更多问题,让学生思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充分锻炼创新能力;在对成绩处于中游的普通学生提问时,可采用稍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不能立刻得出结论,却可以通过思考而获得灵感,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寻找思路。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课本当中的平面几何部分时,应采用诸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是什么”“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否长度相等”等简单问题来考查后进生;用“本题目还有什么其它的解决方法”“加入改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应如何解答”等问题来提问表现突出的学生;用诸如“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条件”来提问普通学生。
3、区别对待
分层教学除了针对学生知识层面和学习方面的特点外,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等,例如,对待性格活泼、乐观积极的学生,可以在其犯错后当众批评,他们能够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不会产生心理问题;但对于性格含蓄内敛、平时说话较少、不喜与人交流的学生而言,公开批评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使之在课堂上表现变差,甚至有可能导致他们陷入恶性循环;此外,班上的某些成绩一直较为突出、颇具自负心理的学生,应及时进行打压,让他们明白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远远不值得飘飘然,需知人外有人,他们还没能做到极致。
四、课后作业的分层教学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深思熟虑,避免浪费学生才能或者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分层安排作业。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选择具有创新性、难度较高的题目;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应安排难度系数低、概念性的题目,巩固他们所学知识,帮助其消化吸收;普通学生可安排与所学内容联系紧密的普通题目,并选择一两道稍有难度的题作为附加题,供学生尝试和挑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差异性,引入分层教学法,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不同的任务、问题和态度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分层异步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讨[J].成才之路,2020(15):110-111.
[2]高泽南.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概述[J].成才之路,2020(1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