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朱临颖
[导读]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推进,我国幼儿教育发生很大变化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推进,我国幼儿教育发生很大变化,而其中,幼儿美术作为幼儿园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更需要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本文从研究幼儿年龄和个性特点出发,探索各种美术与创造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的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利用不同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以及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来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造力;教学方法
        成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不同,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有浩瀚的宇宙,有广阔的天空,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无所不有,不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都能出现在他们缤纷的画面中,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约束、制约他们丰富的想象,伟大的创造。
  一、正视传统教学方式弊端
美术是幼儿在可接受知识的年纪最直接,最清晰理解和认识世界的的方式,他不仅是幼儿领悟的开始,也是幼儿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很多情况下在以往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把幼儿美术教育看成是一种专门教育,在方法上往往重技能技巧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因素,低估幼儿的创造性,甚至限制和否定幼儿独创性,过多地强调基本功能的训练,教学往往以临摹为主,缺乏趣味性。
(一)纯模仿作品
        众所周知,成人和幼儿是不同的。这个不同更多表现在判断能力上,传统的教学方式都会让幼儿模仿老师的画。教师的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但是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绘画,他们会盲目地模仿,失去了幼儿绘画中的童真和创造。
(二)高结构范画
        很多老师喜欢在上美术课时在小黑板上教幼儿一笔一划的画,然后请孩子们模仿教师画,从而导致了幼儿在画画时没有老师的“教导”就不会画画。常常看到许多作品上画有相同样式的房子、大树,这些不约而同的行为源于幼儿模仿,无形中为幼儿定下的条条框框。因此,在美术活动中应尽量赋予其创造性,尽可能的减少控制与指导提供幼儿最大限度的自我表现和表达。
(三)手把手教学
        “老师,我不会画。”这是我们在上课时经常听到的话。很多教师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就走到孩子身后手扶着孩子的手,帮孩子画画。这样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限制了孩子们的思想,他们的世界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大人无法探索到的。
二、梳理美术活动中的创意点
美术创意活动的目的并不是强调让幼儿机械化的学习某种美术技能,而是把美术课的重点落在“创意”二字上。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和幻想,支持幼儿大胆的运用各种材料去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从而使幼儿在画画过程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功感。
(一)丰富美术材料
        水果、吸管等是我们常见的一些食品和用品,如果把它们用在美术课上当美术工具,再用一些小水壶、孩子们自己的手和脚当画画的笔。改变在纸上画画的限制,把长布和墙壁当画画的画纸。那么孩子的画就更加有立体感了。


(二)游戏化课程使幼儿启发创造力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堂,把传统的美术课程改变成游戏,让孩子们穿上水粉衣,在老师对主题材料的启发下,让幼儿自由的去创造。就这样让孩子们自己去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科融合,发散幼儿创造思维
        多个学科的融合对于幼儿来讲,是非常新鲜的事情。他们容易接受,也愿意接受,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音乐,美术,表演是主要的学科,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学科融入美术教学,非常有利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童话故事开启幼儿创造想象
        童话故事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幼儿通过听讲故事,体验到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给予的启示。如,绘画活动《未来的家》,孩子们通过听童话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大胆地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有《带翅膀的房子》、《云朵上的房子》。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用童话故事或儿歌、诗歌来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根据听到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来使他们的绘画作品具有独创性。
(二)音乐元素激发幼儿创造想象
        音乐教育是一种声音艺术,通过播放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美术活动中融入音乐,易于启发幼儿产生联想和共鸣,感受作品中的美感。在幼儿作画中,配以适当的音乐或与绘画内容有关的歌曲,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来创作,如在画《鸡妈妈》时,配以歌曲《老母鸡》:“老母鸡,真能干,会捉虫儿会生蛋,生了蛋儿咕咕嗒,孵出小鸡笑哈哈!”幼儿边听边画,能创作出许多作品来,有《鸡妈妈抓虫》、《鸡妈妈孵蛋》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演活动促进幼儿创造想象
        幼儿表演对于我国大多数孩子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肢体运动,并没有能够为孩子提供创造力的提升,但是如果把表演融进美术教学,那可能就不同了,美术创造教学要引导幼儿深入生活。在美术课堂上运用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形体动作,积累素材。在教学《三只蝴蝶》时,幼儿听完故事后,表演故事中的三只蝴蝶,创造出蝴蝶飞翔的不同姿态,不同方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从幼儿发展角度来看,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的必然使命。所以我们研究美术教育活动队幼儿的影响非常有意义,得出的结论和得到的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5。
[2]魏 琳:《浅谈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教育》[E],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2010,5,22。
[3]刘丹:《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E],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2011.2.22。
[4]陈帼眉主编:《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8。
[5]董奇著:《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23。
[6]朱家雄等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7。
[7]朱家雄、林琳、吕坚编写《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8]顾佳美编写《幼儿创造性美术教育的培养》,北京学前教育网,201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