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教育改革,教育事业对小学音乐课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情境教学逐渐走入课堂。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式的教育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课堂中,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情境教学法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下文着重分享教师如何巧设课堂,从而将情境教学法与实际课堂相融合,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法;策略分享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通过播放音乐,演唱等一系列方式来渗透音乐艺术。而在情景教学模式下,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情境教学法讲求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带入学生的情感,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学生极大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实际课堂中,从而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下,提升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连接生活与音乐
音乐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补充,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愉悦身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将生活情境与音乐课堂相连接,让学生在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音乐的作用,有了音乐的补充,学生们也会逐渐发现生活的美丽,生活的乐趣。长此以往,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眼前这个世界时,心中总会想起明亮,悦耳的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渴望春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去想象春天的样子,春天的气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播放关于春天的相关视频以及图片,让学生置身于春天教学情境下。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春天的各种声音,如风吹,树叶掉落,河水流动,冰雪消融等各种声音,学生感受到这些生动的声音时,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金黄的田野,自由飞翔的小鸟,还有故事书中经常讲到的“蜜蜂在开心的采蜜”等,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意图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得学生的整个情境体验都充满了清新之气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提供了情感基础。教师在视听结合的教学情境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烂漫的春天之中,感受春天之景,在这样美丽的情境下,教师再为学生播放《渴望春天》这首歌曲,学生就能很快的融入歌曲中,能够快速的发现歌曲中的魅力所在,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出不一样的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歌曲的特点去特定的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将学生在无形中带入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这样教师再展开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与音乐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题,生活为音乐的发掘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而音乐则为生活添加了乐趣,升华了生活的本质,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因此从这一角度上说,教师应当注重在进行情景教学法时,将生活与音乐相连接,为学生创设最为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习,感受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提升自己对于音韵美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学生能够更快更有效率的学习音乐,为学生日后的音乐感悟提供基础。
二、用表演为教学提供亮点
小学时期,学生想象力丰富,因此许多的音乐本身就富含了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完全可以从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入手,将想象力与情境教学相融合,为学生展现丰富的课堂。然而学生的想象力的激发与教师的有意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还要着重发挥表演的功能,引导幼儿去表演,抒发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同时为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想象基础。
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时,自觉,主动的想象出丰富唯美的画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体会,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不仅仅在于好听,更多的在于感受音乐本身传递的品质,内涵。
例如在学习《小熊过桥》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现丰富的表演,为激发学生想象力提供素材,这首歌曲本身的音乐较为活泼,有趣,在这种音乐氛围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想象,小熊过桥时候的场,。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美妙的旋律中亲身为学生表演小熊过桥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升课堂效率。通过教师的表演以及学生自身想象力的发展,学生能够感受到这首歌的独特韵味,他们能够体会到小熊由害怕,到最后勇敢过桥时的心理变化,感悟告诉自己以后要做一个勇敢而又自信的人,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形成了自己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构建了成功的教学课堂。
音乐总是能够激发人的多种能力,如表演能力,想象能力。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充分的利用这两项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内在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下,针对这样平淡而又有趣的音乐,学习难度较高,学生不容易直接掌握,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而在情境教学下,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融合学生的想象力与自身的表演能力,为学生创设趣味的教学课堂,有效的带入了学生的情感,提升了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认识,让学生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一些有哲理而又本质性的话语,从而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提升自我境界,成就更好的自我。因此教师将表演融入到情境教学法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组织音乐活动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理念,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从而能够快速带入学生的学习情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音乐类型的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这种活动的意义,感受音乐的作用,在这种大型的音乐活动中,为学生烘托一种强烈的音乐氛围,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青年友谊圆舞曲》时,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大型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青年友谊圆舞曲》以一种优雅而又大方的形式播放出来,教师率先起舞,为学生营造迎歌起舞的教学气氛。在欢快的音乐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独特的气质。在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述这首音乐的内涵,因为《青春友谊圆舞曲》是非常著名的音乐,教育学生要珍惜和平,珍惜友谊,为未来的和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等一系列的壮志豪情。教师将音乐活动与音乐的内涵相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音乐,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探索兴趣。
小学时期,学生们思维活跃,他们更喜欢以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践行情境教学法时,要注重将活动与音乐本身相结合,让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活动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的内在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对于音乐的理解。教师在此基上展开教学,能够快速的帮助学生融入音乐学习范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组织音乐活动来进行日常教学是一种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学习特点与情境教学二者的优点相结合,为学生共同营造了成功的课堂。
四、总结
情境教学,强调融入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情境教学的内涵又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摸索,去挖掘情境教学的内涵。相信教师在日后不断的学习,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情境教学的作用,并将其有效的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雪.巧用情境教学搭建小学音乐“新课堂”[J].北方音乐,2019(15):157-157.
[2].常兴美.巧用情境教学搭建小学音乐“新课堂”[J].幸福生活指南,2019(21):008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