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是育人场所,这里的育人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有文化环境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维持校园生活和学习的同时,也对校园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校园文化联系最紧密的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唤起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为此,本文就针对小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展开探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导言: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美术教育由于自身的特殊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美术能够提升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很多情况下,校园文化是通过美术构建和实现的。基于此,本文介绍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并分析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小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1 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学生眼里的世界是缤纷多彩的,让每位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体验到校园美术活动的魅力,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当让校园美术活动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经常享用的艺术大餐。可见,把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较现实而有益的。学校结合美术教育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做到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加强美术教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渗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向“书香校园”的目标进一步迈进。
1.1 校园文化要靠美术教育得到改善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让人赏心悦目、积极向上,为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美术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一个进行思想教育的多媒体,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校园环境标志,给草坪设计提示性标语,并亲手制作、安装,赋予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生命和缤纷的色彩,让校园成为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
1.2 校园文化是学生美术才华的展示舞台
教师应让校园周围的环境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如用美术作品美化学校的会议室、各个专用室、走廊、会客室和学生宿舍,这能展现学生积极向上、多姿多彩的一面。由于这些作品是学生亲手创作的,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就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有利于学校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既融入了周围的环境,又从环境中凸显出来,构成和谐的人文环境。
2 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小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结合的方式,第一要找到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有效分析,解决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实现结合目标。
2.1 忽视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美术学科在教学创新与改革上并没有太大空间,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缺乏进行教学改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美术培养的有效性普遍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总体提升。如何帮助教师构建现代教学体系,不断优化教学流程与教学方式,是现代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此问题,创新教师教学理念是首要条件,也是进行教学改良的基础,将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就是一个推动教学发展的有利契机。
2.2 学生主体地位没有足够重视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对于学生参与美术课堂教学主动性不足的问题,既要从学生本身入手,又要从课堂教学入手,通过二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真正满足当代教学的总体要求,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只有调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发挥小学美术学科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深入理解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缺乏个性化的教学评价环节
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同等重要。要想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势在必行。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学考核体系存在问题,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基于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和能力特点,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表现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3 小学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3.1 积极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小学美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欣赏和感悟生活美与艺术美的能力。要想促进学生审美品味的提高,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必须将校园美术活动延伸到社会现象当中,小学生可在实践中真正感悟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如在具体的美术教育当中,美术分为绘画、书法、手工制作、雕塑等,积极开展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还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对小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可对学校的校园绿化、校园建筑、雕塑等一些环境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也可让学生设计评比栏与板报,设计具有特色的校刊封面,从而很好地体现学校的美术文化气氛,最终有效地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术教育。
3.2 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所以教师在具体的美术教育工作中须要使学生将自身的主体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每位小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同时也要让学校的文化环境能够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更加贴近,并且使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都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小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能够使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得以实现,还能够提升自身学习美术的成就感。所以为了对学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在美术教育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小学生真正地学会怎么运用知识。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对学校运动会的吉祥物和标志等进行设计,并且在跑道两边的宣传栏中展示小学生的创意思路。组织利用这种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之外,还会使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还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找到校园文化建设与美术教育的契合点
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有效地结合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并且积极地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美术教育的契合点,立足于美术教学的实际,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地改造校园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如教师可鼓励小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班级优秀作品展。通过这种活动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还可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意识。总之,通过类似于班级优秀作品展这种活动方式,除了能够使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得以不断提升,还能够将新的方法和思路提供给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可以有效地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4 结论
综上可知,美术教育既丰富了学生个人生活,又使其人生变得高雅而充实。将美术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使校园环境得到美化,也美化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找到校园文化建设与美术教育的契合点等有机结合,让他们全身心地在美的体验中感受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瑜.小学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探究[J].2016.
[2]顾明.艺术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刍议[J].2015.
[3]刘妍静.浅谈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