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技能大赛相适应的中职汽车营销课程体系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金善东 李玉娥
[导读] 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不同汽车品牌都借助其先进的营销模式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
        摘要: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不同汽车品牌都借助其先进的营销模式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但是营销人才的严重缺乏却成了制约各个汽车品牌占据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中职院校来说应该紧跟市场发展的脚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典型岗位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将赛、教、学、改等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创新和升级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汽车营销专业人才。本文主要就构建与技能大赛相适应的中职汽车营销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汽车营销;教学改革
        汽车产业不断发展,汽车品牌不断增加,汽车营销方式也层出不穷,对于我国市场来说,优质的汽车营销人员是当前紧缺的人才,从我国当前职业院校在进行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中来看,有很多发达地区已经和很多大型企业进行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基地,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专业技能大赛在中职汽车营销改革中属于较为新颖的措施,对于一些实际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技能大赛主要目的就是为中职院校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公平比拼的平台,是适应当前营销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此外,在进行技能大赛的汽车营销课程构建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应当以此进行全方位教学质量的提升,技能竞赛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企业的岗位需求加以融合,对选手的一些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考察。通过技能大赛,有着较深的竞技性以及引导性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也有诸多问题凸显,因此,需要在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基础上,分析汽车营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剖析问题的成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
        2、技能大赛中汽车营销教学中的问题
        (1)课程体系建设科学性不足。如果站在竞赛过程角度分析的话,中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设置主要是以考察学生的维修服务能力与汽车维修技术等几方面内容为主。由于中职院校在进行学生考察时,往往侧重于技能方面的考察,导致不同中职院校最终获得的考察结果出现了差异性较大的问题,再加上中职院校在考察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综合性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察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通过对中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历史的分析发现,由汽车维修和售后服务为核心共同组建而成的汽车营销专业,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偏重于某一方面的现象。(2)学生技能掌握情况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中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参加汽车营销竞赛时发现,很多学生无法根据用户接待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灵活回答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另外,由于参赛选手本身对汽车构造并不是十分熟悉,导致很多选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因为不了解相关功能而出现了操作性较差的问题。虽然汽车营销竞赛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基础,但是就目前来说,这种竞赛方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因为学校缺少必要实训条件,学生实践操作经验不足以及中职院校与企业实践脱节的严重问题。(3)中职院校课程创新能力较弱。如果站在竞赛角度分析的话,中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参加汽车营销技能大赛时,参赛选手必须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分析和解答问题。然而由于大多数中职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即便是有些中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实践性的重要性,但最终也因为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技能大赛的汽车营销教学改革措施
        3.1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中职院校在构建汽车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应该站在职业技能大赛实际需求的角度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规范,才能满足汽车营销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就是说,中职院校必须在完善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促进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然后通过开展系统化设计实验、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等活动的方式,设置与汽车销售相关的课程,提高竞赛活动的创新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分析、思考、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习惯。
        3.2采用PBL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中职院校在开展汽车营销课程教学时,应该将PBL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深入的理解问题背后隐藏的原理和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由于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任务或者问题,所以,中职院校可以在开展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PBL教学方法的优势,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就目前来说,中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教学中引用的PBL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导入、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学习成果转化、学习效果评价等几部分。这几部分之间不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各部分的认知也非常的清晰,既可以应用于真实案例的讲解中,又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所以,中职院校在引用该教学方法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沟通、协调训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3通过柔性管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院校在构建汽车营销专业柔性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实训场地建设。中职院校应该模拟构建与专营店相同的实训场地,才能满足汽车营销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要求,在建设实训场地时,必须根据院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投入相应的实训场地建设资金。其次,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为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过程中,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带入到学生的认知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课堂教学知识吸收效果有效提升的目的。最后,教师必须将企业的任务导入到学校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项目小组教学的特点,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这种以大赛为契机增强教学团队综合实力的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而且达到了师生之间境界共鸣的目的。
        3.4增强职业忠诚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即便是走出学校走上社会,也需要时刻保持对职业的忠诚度,因为只有对自身职业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忠诚度,那么其才能真正的尊重和热爱汽车营销的工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职场氛围或者邀请企业优秀员工开展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与职业忠诚度相关的知识和内容。随着学生真正的认识到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安全意识、成本意识以及抗挫折意识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中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自然也会随之进一步提高。另外,中职院校在开展汽车营销专业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还应深度的挖掘影响技能大赛开展效果的因素,同时将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对方供应的发展目标。
        结束语
        总之,技能大赛与中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体系的紧密融合,不仅会满足了企业与行业对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这种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方式,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槟.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在中职汽修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促进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123-124.
        [2]韩攀峰.基于中职营销赛项的汽车营销课程改革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24:41-42.
        [3]卢柳梅,韦江彬.浅谈中职学校汽车销售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2019,622: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