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学科本身对于时间的要求比较高,每个时间节点都具有连贯性,历史知识通过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每个章节、每一本书都具有连续性,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是片面的,没有形成整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系统化的历史教育,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进入历史学习中,不能直接深入学习,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按照由简到难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1.1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师
在初中阶段,虽然历史学科是中考必考科目,但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对历史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学校对于历史课程的安排比较少,大多数都是一周两节,教师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授课,缺乏对历史教学的积极性,认为只要学生背过基础知识就可以取得高分,没有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创新。在进行历史课程安排的时候,学校将主要学科放在学生状态比较好的时间,而历史则放在学生状态比较差的时间。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并不是专业历史教学教师,大多数教师不愿意教授副科,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师大多数为其他学科退休教师,并非历史专业教师,对于历史知识系统的认知有一定缺失,无法形成合适的历史知识结构,对历史学科的课堂模式设计缺乏创新意识,只是进行课本内容教学,导致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1.2课堂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造成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只是一味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述,由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背诵,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只是听从教师、听从课本,学生无法进行思维发散,缺乏独自思考和问题探究的时间,只是根据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模板学习,思维方式固化,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问题方式和内容都大同小异,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潜能,严重影响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
1.3学生的理解片面
初中历史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阶段,历史学科本身对于时间的要求比较高,每个时间节点都具有连贯性,历史知识通过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每个章节、每一本书都具有连续性,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是片面的,没有形成整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只能依靠背诵知识点,无法对历史知识进行整体化掌握,历史知识是片面的、断续的,导致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难度大,处于边学边忘的状态,这样一来,影响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阻碍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二、解决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2.1创设丰富的情境课堂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历史课堂的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对学生发展特点和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结合分析,从而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课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更加容易深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投入历史学习中。在创设情境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相关历史用具,吸引学生融入教学环境中,可以采用历史挂图、模型等调动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历史,构建历史知识模型,展示历史发展的进程,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教学内容,了解课本以外的历史内容。
2.2通过疑问深化探究过程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系统化的历史教育,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进入历史学习中,不能直接深入学习,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按照由简到难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进行《宋代经济发展》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宋代的发展情况,对宋代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再针对宋代经济发展特点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宋代经济发展迅速?""宋代经济发展对历史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促进作用?",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使学生拥有自身思考学习的机会,在思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另外,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展开思维交换,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在最大范围内使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历史知识内容的深入探究,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保持疑问的态度面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分析和探索教学问题,投入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促进历史学科的活力发展,激发学科教学动力。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并不是模块式教学,教学整体是连贯性的,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深化历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对于学生素质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相关解决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保证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6(3).
[2]段利坤.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06).
[3]沈丹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9):47.
[4]胡文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研究[J].才智,2015(18).